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科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科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5 13:48:41

文档简介

红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理科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X分,共X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C D A B C B D B C CD BC BC AC
二、
自由落体 2
正比 B
交流 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1.9 0.77
18.(1)120N;(2)1.8m/s2
19.(1),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2)
20.(1)4.24m/s;(2)10N,方向竖直向上;(3)L≤1.17m或1.67m≤L≤2.00m红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理科物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1年9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田径项目女子400米决赛中,四川队选手杨会珍获得冠军。如图是400米决赛中起跑时的情形,关于田径400米决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杨会珍与其他运动员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最短
B.杨会珍与其他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位移最大
C.所有参赛运动员比赛的最短路程都相同
D.正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2.在平直的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的是(  )
A.A、B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B.A的速度始终大于B的速度
C.A、B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同
D.A、B两辆汽车会在之间的某时刻相遇
3.如图所示为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其中为轮盘边缘上一点,为飞轮边缘上一点,为车轮边缘上一点,若轮盘、飞轮和车轮的半径之比为,在人用力蹬车前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C.轮盘转一圈时,车轮转12圈
D.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车。已知汽车刹车时第1秒内的位移为13m,在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初速度大小是 B.汽车加速度大小是
C.汽车前4秒内的位移是 D.汽车在第1秒末的速度是
5.从高处以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的小球,如图所示。若取抛出点为零势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在抛出点小球的机械能为
B.在最高点小球的机械能为
C.在最高点小球的机械能为
D.小球着地时的机械能为
6.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
B.根据,当两电荷的距离r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
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相似,都是平方反比定律
D.若点电荷的电荷量大于的电荷量,则对的静电力大于对的静电力
7.如图,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已知AB=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场强大小关系一定有
B.电势大小关系一定有
C.电势差大小关系一定有
D.负电荷在A、B、C三点所具有的电势能大小关系有
8.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各点电势,,,A、B、C三个点在同一平面上,图中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9.将带电量为的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间的电势差 B.A、B间的电势差
C.从A到B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 D.若,则
10.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卫星在圆轨道1上运行的角速度大于在圆轨道3上运行的角速度
B.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圆轨道3上运行的周期
C.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
D.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某电容器充电时,其电荷量Q、电压U、电容C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在前4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1~3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3s末的速度大小为5m/s
D.2~3s内与3~4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13.如图甲,一木块(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图乙为木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动能随其在斜面上运动的路程s的变化关系图像。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B.木块在斜面上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C.木块的质量为
D.木块的质量为
14.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绝缘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方有平行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lkg的带正电小物块(视为质点)自斜面底端以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则在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小物块的(  )
A.重力势能增加36J B.电势能增加42J
C.机械能增加18J D.机械能减少24J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5.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做了以下操作。
(1)先采用图甲所示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力的大小,即可改变球A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________。
(2)接着他用频闪照相机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乙是照片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方格每边长L=10cm,则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m/s。(g取10m/s2)
1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当质量m一定时,a与F合成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本实验中探究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
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应接在___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____________;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砝码盘、砝码和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___;
(3)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为图中0、1、2、3、4、5、6点。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cm,cm,cm,cm,cm,cm,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8.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黄鸭质量 m =20 kg ,受到与水平面夹角为53°的斜向上的拉力时,小黄鸭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若拉力 F =100 N ,小黄鸭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sin 53°=0.8,cos 53°=0.6, )求:
(1)小黄鸭对地面的压力;(4分)
(2)小黄鸭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4分)
19.如图,在xOy平面的第一象限内存在场强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在xOy平面的第四象限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液滴从A点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被抛射出来。已知A点的坐标为,且液滴进入第四象限时恰能做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液滴刚进入第四象限时的速度;(6分)
(2)第四象限内的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6分)
20.质量为m=1.00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A点以v0=2m/s的初速度沿斜面滑下,在B点进入水平轨道,经过长L=1.00m的水平轨道BC,进入半径R=0.30m的光滑竖直轨道CD,最后从最高点D水平抛出,如图所示。已知AB的竖直高度h=1.60m,斜面和水平轨道用一小段平滑圆弧连接,物体经过时速度大小不变,物体和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9,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体经过C点时的速度Vc的大小;(3分)
(2)物体通过轨道CD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5分)
(3)改变轨道BC的长度L,要使物体不脱离轨道CD,则L应满足什么条件。(8分)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