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章综合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A. 8 cm B. 8 mm C. 8 dm D.8 μm
2.下列数据中,符合中学生实际情况的是( )
A.脚的长度约为5 cm B.行走一步距离约为50 cm
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 cm D.心脏跳动一次需10 s
3.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我们对此充满着好奇,下列不是物理现象的是( )
A.风吹草动 B.流光溢彩 C.清秀可人 D.立竿见影
A
B
C
4. 在测量圆柱体直径和周长操作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B.用直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C.用无弹性细线紧密地在圆管上缠 D.用纸带缠绕在圆管上,在纸
绕N圈并划线标记,再测出N圈总长 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
度,求平均值 带测出两点间距
B
5.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6. 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的记录正确的是( )
A.24 cm B.24.3 cm C.24.34 cm D.24.340 cm
A
C
7.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分析论证
C
8. 有甲、乙、丙三把尺,其量程和分度值均不相同,其分度值分别是1 dm,1 cm,1 mm,你认为最好的尺子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9.用皮卷尺测得某同学立定跳远成绩为2.15 m,所用皮卷尺的分度值为( )
A.1 dm B.1 cm C.1 mm D.1 nm
D
A
10.关于物理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必自己动手去实验,只要看别人如何做,记住结果就行了
B.实验得到的数据跟老师的不相同时,可参照老师的进行修改
C.有时要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D.有时保持某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另一个物理量的数值,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物理量与保持不变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C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测量长度。
12. 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
(1)某人身高1.82____________。
(2)物理课本宽182____________。
(3)铅笔长20____________。
米
m
刻度尺
m
mm
cm
13. 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如图1-1所示的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____,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A”或“B”),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0~5 cm
B
2.45(2.44~2.46均可)
14. 如图1-2所示,量筒的最大量程是____________mL,分度值是____________mL,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cm3。
50
2
24
15. 如图1-3所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___________的工具,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此时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s。
时间
1 s
383.5
16. 某同学用卷尺测得自己的身高为1.724 m,那么该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____,如果改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___________cm。
17. 学习物理要学会观察思考、提出问题,会科学地猜想与假设,要学习设计实验、合理地制定计划,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会收集证据、____________,还要学会合作交流、____________等科学探究的环节。
1 cm
1.72 m
172.4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4分)
18. (6分)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验中:
【实验目的】
(1)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
(2)会选用并会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3)学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初步统计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步骤】
(1)长度的测量:
①拿到刻度尺后,首先观察它的刻度是否磨损、____________、分度尺和单位;
②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尺的位置要____________紧贴被测物体;
量程
平行
③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_刻度尺;
④如图1-4甲所示,圆筒的直径为____________cm。
(2)时间的测量:
如图1-4乙所示,此时的时间____________min____________s。
正对
1.20
5
37.5
19. (10分)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 cm、12.83 cm、12.8 cm、14.82 cm、12.80 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____________,这个是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同学,这个是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误差
不可以
丁
可以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____________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的四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则______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用这把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____________cm。
分度值
丙
没有估读值
12.82
20. (8分)某同学为了测量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
a. 测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为L(不含书皮)
b. 选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
c. 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为n
d. 用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为h
(1)上述有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3)步骤d中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d
用2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为h
bacd(或bcad)
减小误差
四、计算题(共6分)
21. (6分)某人用直径为80 cm的铁环,绕操场滚动一周,若铁环刚好滚动80圈,求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π取3.14,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解:铁环的周长C=πd=3.14×0.8 m=2.512 m,
则操场的周长s=nC=80×2.512 m≈201 m。
答:操场的周长约为201 m。
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2小题,共19分)
22. (9分)如图1-5所示的装置叫单摆,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小球来回摆动。小惠和小莉对于小球摆动的快慢,各自提出了如下猜想:小惠认为小球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小莉认为小球摆动的快慢与摆重有关。小惠和小
莉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你选择帮助她们设计实
验方案,验证小惠的猜想:
(1)所需要的实验器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小球
两条长度不同的绳子
秒表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并判断猜想是否正确:
①小球系在一条长绳的下端,悬挂起来让其摆动,用____________测其摆动一次的时间t1,记录数据。
②改用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长度的绳子做____________(填“一次”或“几次”)同样的实验,比较各次实验中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2。如果t2≠t1,说明小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3)实验中发现,小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很难测,我们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
不同
几次
正确
测量小球摆动多次所用的时间,从而算出小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23. (10分)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做的。 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器材:三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抹布的吸水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4)主要步骤:同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____。 将现象记入下表。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看,应尽量采用____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布料种类 涤纶 麻布 棉布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等量
杯中的所剩水量
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布料的种类有关
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