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古诗三首
21
凉州词
1.正确认读“词、催、醉”3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学习目标
《凉州词》名为词,实为曲,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是以前的人们根据在凉州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安康以前叫“金州”,如果人们根据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就叫——金州词。
自读提示:
诗人在词中填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古诗三首,看到其中的《凉州词》。自由地读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其实出塞是乐府诗歌的旧题,是边塞诗中常见的题目,还有像《塞下曲》《前出塞》等等是边塞诗中很有代表性的题目。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pí
琵
琶
pá
cí
词
催
cuī
醉
zuì
hàn
翰
借助注释,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将士们饮酒、将士们奔赴战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读一读,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而成,因“夜间发光”得名。
好香醇的美酒啊,其实啊,这样来写宴饮的,除了王翰之外,还有很多诗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李白《行路难》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你会发现,李白是用酒的醇香和酒具的奢华,来凸显这场宴饮的丰盛。王翰怎么写的呢?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是啊,多么丰盛的宴席啊,多么热闹的宴饮场面,可是这样香醇的美酒到嘴边,将士们喝到了吗?
欲饮琵琶马上催。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欲饮琵琶马上催。
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这一“催”,画面就一转,诗人就开始写什么地方了?
残酷的战场
我们同学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了我们对于“沙场”的印象。这些描述,就如这幅图中所展示的,也如这些词语所描述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
黄沙滚滚 横刀跃马
出生入死 短兵相接
浴血奋战 血染沙场
战争是这样的残酷,所以诗人在诗的最后疾呼: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谁读懂了他的意思?
是啊,没有多少人能够平安回来,那么更多的人都怎么了?我们在诗中探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岑参《胡歌》
奔赴战场,更多的人都战死了。可诗人王翰是怎么来表现将士们为国捐躯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来?
④
[沙场] 战场。
④
举起重的东西好像很轻叫“举重若轻”,那么把“为国捐躯”看做“醉卧沙场”就叫——视死如归。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正是因为将士们有“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让我们把这份豪迈气度用朗读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