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七上 女娲造人 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 七上 女娲造人 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5 21:2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女娲造人
目录
情 境 导 入
01
学 习 目 标
02
整 体 感 知
03
研 读 课 文
04
课 文 小 结
05
布 置 作 业
06
情境导入
生命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于何时何地?是怎样产生的?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破解这一谜底。今天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维自由飞翔,一起感受神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新奇。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对于古代的神话,你一定知道很多,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学习目标
1.通过复述,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探究女娲形象的意义。
3.初步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古人对解读自然奥秘的追求,激发想象力,产生探寻人类起源的兴趣。
4.学习本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联想手法,学写想象类文章。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县人。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关于神话
神话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产物,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原始社会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他们把自然力神化、人格化,在幻想中不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这就是神话。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
其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基础字词
莽莽榛榛
澄澈
幽光
灵敏
绵延
神通广大
生气蓬勃
枯藤
chè
pénɡ bó
yōu
zhēn
mián
ténɡ
mǐn
shén
给划线字注音
莽莽榛榛:
澄澈: 
绵延:
草木丛生的样子。
清澈透明。
延续不断。
解释下列词语
自主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然后进行复述。
在读课文的时候思考:女娲为什么造人?
女娲造人的过程是怎样的?为复述情节做准备。
2.比较阅读:
对照《风俗通》中关于女娲的记载,找出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丰富了以下内容:
1.造人动机的产生
2.造人的具体过程
3.人造出后的欢快场面
4.女娲的情绪和心理
5.作者的评述
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研读课文
合作探究
女娲造人的情节是虚构想象的,因为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产生的,那时人们对人类起源无法作出正确的解释但又想探究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想象,而奇特大胆的想象恰好是神话故事的一个亮点。
试想,没有了这种想象,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象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跳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感到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①“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②“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
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
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拓展延伸
例如:
1.我改编的是女娲造人的原因:女娲看到大地上弱小的动物常受到强大动物的欺凌,所以决定来造一种生物来管理大地上的一切。于是就创造了人。
2.我改编的是女娲造人的方法:女娲因为具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她手一挥,池塘里的泥便像雨点一样落在大地上,泥点一落地,她吹一口气,便变成了人。
这个神话故事的内容违背了科学性,今天学习这个故事是否有意义?
百家争鸣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们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
——被誉为创造学之父的奥斯本
课外再收集一些人类起源的说法,以“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写一篇文章。
课文小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读读写写
揉 荒凉 寂寞 莽莽 蓬勃 澄澈掺和 非凡 气概 灵敏 泥潭 绵延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课外搜集并阅读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