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第二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6 09:4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 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3、 鼓励学生创编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互动谈话,创设情境
1、 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对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动物的图片。
2、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种可爱的小动物 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关于它们还编了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呢!
3、 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
1、师过渡: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六种小动物究竟是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到它们吧!(用笔圈出文中六种动物)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交流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蜻蜓、蝴蝶、 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出示图片)
4、重点观察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其构字特点:
(1)引导学生观察这12个汉字,发现这些字在字形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这12个汉字中都有虫字旁;
(3)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12个汉字中除虫部以外的部分读音与汉字读音之间有什么 关系(师举例:“蜻”字去掉“虫”,剩下的“青”字读音与“蜻”相同)。
(4)学生比较其余11个汉字中去掉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汉字的读音的关系。指 名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些汉字中除去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像“蜻蜓、蜘蛛”这样的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就叫做形声字,汉字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形声字。
5、指名多生朗读儿歌,师适当进行范读指导。
三、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句。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蜻蜓、小蝴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 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蜻蜓和蝴蝶的知识,加强对它们的了解。
(5) 生齐读儿歌的第1句。
2、学习第2句。
(1) 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蚯蚓和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和课文插图来理解“造宫殿”的意思:蚯 蚓生活在黑暗的泥土里,它们松动泥土,挖地道,就好像在地下盖了一座房子。
(3)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继续交流对蚯蚓和蚂蚁的了解,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明白。
(4) 体会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和蚂蚁的外形,体会其外形之小,再说说它们所做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和团结,渗透情感教育。
(5)全班齐读第2句。
3、学习第3句。
(1) 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
(2) 师出示蝌蚪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
(3) 指名学生结合文中句子、课文插图、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蝌蚪和蜘蛛有哪些了 解。
(4)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小蝌蚪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渐渐长成了青蛙, 捕捉田里的害虫,成为庄稼的守护神;蜘蛛忙着吐丝结网,吃掉撞进网里的小虫子。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捕虫高手。
(5) 全班齐读第3句。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 生再次自由朗读整首儿歌。
(2) 指导学生通过拍掌伴奏读、配上动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儿歌的节奏和 韵味。
5、巩固课文
(1)我会连。
(2)我会填。
四、创编儿歌
创编儿歌。
(1) 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 蜘蛛被编进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 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
(2) 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句子的特点:(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 生自主创编,并与同位轻声交流。
(4)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儿歌,教师适当指导完善。(如:蜜蜂花丛采 蜜忙,知了树上高声唱,蜗牛路上慢慢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