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窃读记》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19 21:4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窃读记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jù pà jī è tān lán wū yán

  chǎo ɡuō tuò mo zhāopái suāntònɡ

  二、一锤定音(在黑体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踮脚(diān diǎn )   目的( dí dì )
  暂时(zàn zhàn )   支撑(zhǎnɡ chēnɡ )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婪( )瞻( )炒( )柜( )
  焚( )檐( )秒( )拒( )
  四、从课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适合( )识趣( )急迫( )发现( )
  光临( )害怕( )担心( )勉励( )
  五、在句子中间的空线处用上恰当的词语。
  上了半天的课,我们个个 ,早已经给饿得前胸贴着后背了。尽管此时外面正下着    ,但放学的铃声一响,大家伙儿便赶紧收好书包, 冲出了教室。就等着回到家里 地坐在沙发上,对着父母早已为自己准备好的丰盛的午餐像 一样狼吞虎咽一番。(要求用上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哟)
六、选词填空。
   充足 充分 充沛
  1、你的理由很( ),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
  2、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个小时( )的睡眠。
  3、这里降雨量( ),适合水稻生长。
   隐藏 隐蔽 隐瞒
  1、我们不应该帮犯错的同学( )事情的真相。
  2、这个地方比较( ),不易被人发现。
  3、他把东西( )在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七、按照要求写词语。(每一类至少四个)
   1、描写颜色鲜明多彩的:
  
2、表现人物留恋不舍的:
  
八、佳句摘抄。
  从课文中摘抄一两个自己觉得写得特别好或感受特别深刻语句,与同学交流一下彼此的看法。
语句摘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解:
  
第二课时
  综合能力日日新
  九、你知道吗(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 ,原名 ,小名 。原籍 苗粟县,生于日本大阪。她在北京呆过25年,被她称为“金色年代”,她的作品具有浓重的 。她的作品有散文集 ,短篇小说集 等。
  十、要点扫描(课文回放)。
  1、这篇课文以“ ”为线索,以放学后匆匆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 顺序和 、 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和复杂滋味,表达了“我” 。
  2、按照 、 、 我们可以把课文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十一、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一)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①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面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边。②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
③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④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在语段中的□里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依次找出这几段文字中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心情的变化。
   ( ):是因为 ;
   ( ):是因为 ;
   ( ):是因为 ;
   ( ):是因为 ;
   ( ):是因为 。
  3、注意语段中标有①②③的句子,完成填空。
   ①句可以改写成“被”字句:
  
   ②句朗读时应读出 的语气。
   ③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我”的 。
   ④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4、第二段中加点字的都是描写人物 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5、“窃读”的“窃”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这个字在课文中的含义是 。
  (二)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吗。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 ]能体会文章情感,[ ]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在文中的[ ]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豁然开朗→( )
  3、文中“煮书”的“煮”具体含义指的是什么?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 的名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尽量引用文中的词句作答)
  
5、和下面例句的修辞法不同的一句是:( )
例句: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
  A、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B、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C、肚子里词多了,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D、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
  6、短文中爷爷把书籍比作人类的“精神食粮”,除此之外,关于书籍的比喻你知道的还有那些?请写出你知道的有关书籍的两个比喻句来。
  (1)
(2)
7、这篇短文,对你今后的语文学习有什么重要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写一写阅读后的心得和体会。
___
 
  
十二、拓展运用。
  九月,学校举办了读书节,同学们都沉浸在书的世界中。瞧,大家读得多认真啊!
   1、请你写出描写他们神态专注的四字词语。
  
2、书的内容多精彩啊!请写出形容书精彩的四字词语。
  
3、向同学介绍你最近读的书,以及你读书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警句
  1、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3、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4、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5、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6、粮食补养身体,书籍丰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