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3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二、课前检测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闲书 贯通 绿林好汉 滚瓜烂熟 偏科 起码
2、梳理读音错误率较高的字或词,老师写在黑板上。
三、出示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3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刚才读错的字多读几遍,同时想办法记住它们。(3分钟后比一比谁课文读的通顺,字记得牢)
五、全班交流
分小组指名按自然段比赛朗读,(尽量叫学困生)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读错的地方,做上标记,比一比谁坐的端正,听的认真。
六、出示自学指导(二)
1999 年 8 月 21 日,苗苗同学采访了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说说苗苗同季爷爷都交流了哪些问题?他们对读书各自有何见解?读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请在相关内容旁边做简单批注(5分钟后交流)
(他们之间的交流亲切自然。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爷爷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季爷爷: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他们的对话,使我们懂得了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
七、出示自学指导三
本文是一篇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你认为应该怎样朗读? 在苗苗与季爷爷交谈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谈一谈。(学生自己先做准备,再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3分钟后交流)
八、品味题目,理解深化
1.再读课题,为什么要把苗苗比做小苗,把季羡林比作大树呢?
(1)与二人名字有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2.文章把季爷爷比作根深叶茂的大树,其理由是什么?
(1)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2)季爷爷平易近人,关心下一代,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
3.启发思考:怎样才能从一株小苗长成为一株参天大树?
九、当堂检测
访谈是与人交流,通过阅读这则访谈录,你对访谈技巧有了一些什么新的认识?
(1)要有礼貌地请教,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要倾听对方的表述。
十、板书设计
十一、作业(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