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5 17:5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颗小桃树》教案
教材分析:
课文《一颗小桃树》选自统编教材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本单元主要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具体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运用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叙写黄昏时分作者坐在窗前,观看在风雨中摇曳的小桃树的情形,并通过插叙的手法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历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以此抒写了自己的理想和情志,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坚强不屈精神。
学情分析:
七下第五单元第一课《紫藤萝瀑布》与本文同为状物散文,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已经对状物抒情,托物言志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课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可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在学生自己能够理解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去感悟课文,可以通过诵读、默读、比较阅读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引导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点:
1.理清思路,了解一棵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理解散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2.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
比较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和我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
教学方法 :
朗读教学法。
2.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3.品读鉴赏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一颗小桃树》,桃、桃花、桃树都是美好的象征,比如诗经中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寄托了新婚燕尔的美好,古诗中也写“总把新桃换旧符”,写出了辞旧迎新的欢乐和融洽,那么作者又在一颗小桃树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思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学习任务一:赏树。
1:默读课文,找到标示时间的词语,概括小桃树的成长经历
明确:好多年前的秋天,我在院子的角落里埋下桃核——又过了一个冬天,小桃树长出了土,瘦瘦黄黄——过了一个春天,长到二尺来高,样子也猥琐——奶奶去世时,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枝条,长过了院墙——如今,长的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太白,太淡——今天黄昏,挣扎起来,树端上保留着一个欲开的花苞。
2:请从桃树的“外形,生长环境,遭遇”三个角度进行圈点勾画,说一说这是一颗怎样的桃树。(配合朗读)
同学自由赏析,鼓励不同看法和新的意见。
教师总结:小桃树在几乎被我忘却的时候却破土而出;出土后瘦弱可怜,就遭到大家的嘲笑,连奶奶也说它没有出息;它被猪拱过,又险些被砍掉;它第一次开花就遭到风雨的摧残。但是,它一直顽强地生长,勇敢地与风雨搏斗,努力地绽出自己的花苞。
学习任务二:悟情。
师:同学们,一篇优秀的散文对物的描写一定会“着我之色彩”,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桃树的历程,但是作者在描写小桃树的同时其实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写了进去,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希望大家能够填一填。
小桃树 我
环境 院子角落 偏远山村,孤陋寡闻
经历 院子的角落里埋下桃核 春天拱出一点绿色 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 奶奶去世时,竟还长着,已经高过了院墙 被猪拱 风吹雨打 到城里上学 学习奋斗,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幼稚和天真 脾性一天天坏了,常常一个人发呆 奶奶去世后深深的懊丧
待遇 笑话它,没出息 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人世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都还读不懂呢(屡受挫折)
结局 千百次的挣扎起来,在风雨中保留一个欲绽的花苞 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 我的心里还有一朵花
师:补充作者介绍
屏显: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在迷茫中开始探索、开始追求……
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
师:一个山沟沟里出来的作家,其中的艰辛坎坷自然是常人所不能想的,就像院子角落里的小桃树,要长高,要开花,是何等不易啊!所以作者写小桃树并不是单单写小桃树,他是在写自己,这种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来传达自身情感的手法我们把它称作托物言志!文章的明线是写小桃树的生长经历,而暗线则是写作者的生命历程,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辅相成,使小桃树和“我”建立了联系——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托物言志显得自然、感人。
学习任务三:品读。
师:托物言志的关键在于能够在写景状物时倾注自己的情感,作为当代杰出的作家代表,贾平凹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请结合《语文课堂作业本》学习任务三给出的品析策略和示例品析文句。
品析策略推荐
策略一:推敲(推敲词语、推敲句式、推敲标点、推敲修辞、推敲节奏)
策略二:连接(联系读者的生活体验、阅读经验)
课后作业: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丑石》题目,试着分析《丑石》与《一棵小桃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