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短文两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5 21:22: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 爱 莲 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通过对莲形象的品读,归纳莲的品质。
3.通过对主旨的探究,学习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课前布置预习:朗读课文背诵“予独爱莲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对照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学内容及步骤:
情景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在古人心中是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常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她清丽可赏,清香可闻。而最喜爱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的《爱莲说》,仅119个字就概括了荷花神韵,成为千古传诵名篇。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和作者)
齐读学习目标(幻灯片)
二、了解文体,熟悉作者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从题目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哪个字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哪个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
指名读(幻灯片)知识卡片:“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指名读(幻灯片)周敦颐 ,宋代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宋明理学派的创始人。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三、初读课文,读出韵味。课文(幻灯片)
了解了文体知识和作者,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哪位同学来把课文读一遍。
(随文识字:敦 蕃 淤泥 濯 清涟 蔓 亵玩 焉 噫 鲜)
指导:(幻灯片)
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有的句子要读得舒缓些,注意句间停顿、重音。如:“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字,既使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相同的还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同学们读一下这三句话,体会一下。
2.还要读出抑扬顿挫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扬一抑,体会一下。注意高低变化。
3.读好句式、读出情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陈述句。叹古人,像陶渊明那样爱菊花的人不多,语气平稳;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疑问句。叹自身,有知音难觅的感伤;朗读时应读升调,读出感伤的语气。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感叹句。把牡丹比作贪慕荣华,追名逐利的“富贵者”,对这种人流露出“鄙视”之情。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适当拖长读出讽刺意味。
这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不同的情感。
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之后,再齐读一遍课文。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这一遍读得有点味儿了,但要更好地读,还有待于我们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来读。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句意,翻译课文,时间为五分钟。(前3分钟自己翻译,后2分钟小组内解决个人不会翻译的句子。)
提问:甚 蔓 枝 予 谓
(课本103页五题的2、3)之字的用法: 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下面自己把课文第一段读一下,请大家找出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幻灯片)
五、 研读课文,探究文意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幻灯片)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我们可以感受到莲花哪些品格?
描写角度 语 句 赋予的品格
明确: 生长环境 (出……不妖) 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 (中……益清) 正直、芳香
风度 (亭……亵玩焉) 清高
2.总结:这些描写,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那高洁的品德、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这次要读出感情来)
(二)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要赞美莲花的高洁品质吗?(不是)从哪里看出? 读第二段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文章的主旨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把莲花, 比作花中的君子。(幻灯片)
探究:什么是君子,莲与君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明确:莲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
莲濯清涟而不妖——君子不媚世俗;
莲中通外直———君子通达正直;
莲不蔓不枝——君子不攀不附
莲香远益清,——君子美德远播;亭亭净植 ——君子品格高洁
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可亵渎。
点拨: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高尚品格的人,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知识卡片:(幻灯片)指名读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让学生记在书上)
托物言志的特点,是将“物”的外在特点的描绘与人的精神品质的揭示关联起来,以“物”来喻人,托“物”以言志。
周敦颐文章中这样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他为官廉洁正直,不媚权贵,深受百姓的爱戴。
(幻灯片)指名读 指名答: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刚正不阿、正直。
(三)学习本文衬托的写法。
1.本文主要是赞美莲花,真正要写的只有一种那就是莲,但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幻灯片)
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进行衬托——陶渊明独爱菊花从正面映衬,(板书: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世人甚爱牡丹从反面衬托,用来衬托的两种事物通常由主次之分。二是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则写人,以“隐逸者”“富贵者”分别映衬君子,(板书: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者)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不但能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用自己的品德影响他人。在这里作者也是以莲自比。含蓄地强调了文章主旨和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
(四)归纳总结 (幻灯片)
  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六、 试一下,齐背《爱莲说》。
七、结束语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回头,那些世人追逐的富贵和名利早已烟消云散,只有美德流芳百世而且“香远益清”。
同学们,愿你我都能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铭记在心里,做一个洁身自好、通达正直的君子。
八、布置作业 (幻灯片)
1.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梅花,因为它迎寒开放,恰如顽强、信念坚定的勇者。
我爱蜡烛,因为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恰如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老师。
我爱竹子,因为它挺拔坚韧,恰如高风亮节、铿锵有力的战士。
因为它凌风直立,恰如宁折不弯、百折不回的君子。
我爱小草,因为它甘于陪衬红花,恰如不追名逐利的奉献者。
造句:我爱 ,因为它 。
搜集赞美莲花的诗句。
查找资料,了解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同花的文化内涵。
板书设计 爱莲说
莲 (托物言志)君子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衬托 菊 隐逸者
牡丹 富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