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二单元 1.1练习使用显微镜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二单元 1.1练习使用显微镜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5 23:0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1.1练习使用显微镜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www.21-cn-jy.com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其原因可能是(  )
A. 反光镜上有个污点 B. 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大
C. 镜筒离载物台太远 D. 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2.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在不更换目镜的情况下,依次观察到如图甲和图乙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 观察图乙所用的物镜比观察图甲的物镜短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要从图甲转换成图乙视野应先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C. 图甲中出现“A”所示情况的原因是玻片未擦干净
D. 图甲视野中草履虫的纤毛区分度不高,可尝试转换较小光圈进行观察
2-1-c-n-j-y
3.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光线暗时须用的平面对光 B. 使用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 转动可使物像变得清晰 D. 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
4.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初步断定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 更换目镜 B. 转动目镜 C. 转换物镜 D. 调节反光镜
5.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片下表皮的物像,甲→乙进行的规范操作是(  )
①玻片向上移动
②玻片向下移动
③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④高倍镜换成低倍镜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调节细准焦螺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七(一)班的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和使用了显微镜。课后有几位同学饶有兴趣地在讨论,你反对的是(  )
A.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明亮
B. ( http: / / www.21cnjy.com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 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D.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 小邱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节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如如图所示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视野最暗的是②
B. 正确观察顺序是③②①
C. 观察图③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D. 要使视野亮度增加,可将显微镜移至明亮处21教育网
8.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使视野右下方模糊的物像移动到中央并变得清晰,她的正确操作应该是(  )21*cnjy*com
A. 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
C. 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D. 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9. 孙悟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字母“e”装片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孙悟同学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①④
B. 可以直接使用③号镜头以尽快找到观察目标
C. 字母“e”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D. 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孙悟同学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来源:21cnj*y.co*m】
10.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前一项)与操作目的(后一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 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21·世纪*教育网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1. 请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取显微镜时一手握 ,另一只手托[4] .
(2)对光前要转动[6] ,选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重要环节是对光,具体操作时要转动 使[9]对准通光孔,用左眼注视 (填序号),双手转动 进行对光。
(4)观察调焦时,先看着 ,旋转 (填序号)使镜筒徐徐下降,直至[9]接近装片,然后再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到物像,用 微调。
(5)光线从反光镜到达眼睛的路径是 。(选填下列字母)
A.反光镜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眼睛
B.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镜筒眼睛
C.反光镜通光孔目镜镜筒物镜眼睛
D.通光孔反光镜目镜镜筒物镜眼睛
12.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视野图像,请分析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请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补充∽空格应填名称: , , 。
(2)对光时所选用的物镜应该是 (填字母)。
13. 小玲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实验,请帮她回答以下问题。
(1)她使用的显微镜目镜是5×,物镜是8×,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2)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右眼________(填“睁开”或“闭上”)。
(3)她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一个“b”字,那么载物台上所放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是________,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像。21*cnjy*com
(4)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向________。
(5)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对光时,应使用反光镜的________面。
(6)在低倍显微镜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需要转动________,如果想要获得更清晰的图像,需要调节________。21cnjy.com
(7)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标本应放在________上,用________压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光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看不到明亮的视野会影响后面的观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反光镜没有调节到位;遮光器没有选择合适光圈;可能遮光器遮住了通光孔。与反光镜上污点、放大倍数、镜筒与载物台距离没有关系。
故选:D。
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正确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实验技能。严谨、规范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实验效率,保护显微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出处:21教育名师】
2.【答案】D
【解析】解:A、物镜越长,放大倍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越大,图乙的放大倍数高于图甲,因此观察图乙所用的物镜比观察图甲的物镜长,A错误;
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使视野中左下方的草履虫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B错误;
C、图甲中出现“A”是气泡,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造成的,C错误;
D、图甲视野中草履虫的纤毛区分度不高,需要调暗视野,可尝试转换较小光圈进行观察,D正确。
故选:D。
1、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相关使用方法,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2、比较两图可知:图乙的放大倍数高于图甲。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3.【答案】C
【解析】图中结构名称:转换器、物镜、遮光器、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光线暗时须用反光镜的凹面镜,A错误。使用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B错误。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变得清晰,C正确。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物镜和目镜,D错误。
21·cn·jy·com
4.【答案】A
【解析】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更换目镜,如果更换目镜,视野中污点消失,则判断污点在目镜上,否则在玻片上.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知道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5.【答案】C
【解析】解: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 ( http: / / www.21cnjy.com )豆叶片下表皮的物像,甲是低倍物镜下的物像,乙是高倍物镜下的物镜,从甲→乙进行的规范操作是②甲位于视野的下方,玻片向下移动,③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象清晰,故C正确。
故选:C。
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象清晰,解答即可。
掌握高倍物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A错误;
B、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B正确;
C、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透入,C正确;
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D正确.
故选:A。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③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A错误;
B、而图②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图①中的细胞体积较大,放大倍数比②大,比③小,正常观察顺序是②→①→③,B错误;
C、当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观察图③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正确;
D、要使视野亮度增加,可用大光圈和凹面镜,D错误。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为使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中央,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才能使物像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中央;为更加清晰地看到细胞结构,然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故选:C。
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那个方向,就向那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使用显微镜以及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观图可知: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物镜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若孙悟同学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长①目镜和短④物镜,A正确;
B.③是高倍物镜。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然后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不能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错误;
C.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字母“e”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C正确;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孙悟同学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D正确。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难度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熟记显微镜结构和功能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显微镜中转换器上安装的是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据此解答。
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正确;
B、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B错误;
C、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C错误;
D、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调节反光镜能调节视野的明暗或完成对光,D错误。
故选:A。
11.【答案】镜臂
镜座
遮光器
转换器
14
反光镜
物镜
12
细准焦螺旋
A

【解析】 图中1为镜臂、2为通光孔、3为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柱、4为镜座、5为反光镜、6为遮光器、7为载物台、8为压片夹、9为物镜、10为转换器、11为细准焦螺旋、12为粗准焦螺旋、13为镜筒、14为目镜。(1) 取显微镜时一手握镜臂,另一只手托4镜座。(2) 对光前要转动6遮光器,选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3)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双手转动反光镜进行对光。(4)旋转12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时,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直至物镜接近装片, 然后再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到物像,用细准焦螺旋微调使物像清晰。(5)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 显微镜的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光圈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反光镜反射的光线才能依次通过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到达眼睛。
12.【答案】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F
【解析】(1)由题图可知,A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反光镜,能反射光线;B是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大;C是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小;D是目镜,在镜筒的上端。(2)E和F都是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对光时应选用低倍物镜。
13.【答案】(1)40
(2)睁开
( 3)q ;倒
(4)右上方
(5)凹
(6)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7)载物台;压片夹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造和作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解答】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若目镜是5×,物镜是8×,5×8=4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0倍.
(2)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即可.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一个“b”字,那么载物台上所放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是“q",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4)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在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标本实际位置应在左下方,所以需要将玻片标本通过向右上方移动可以移向视野中央。
(5)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
(6)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迅速找到物象;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地升降,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所以在低倍显微镜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如果想要获得更清晰的图像,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7)把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两端。
故答案为:2·1·c·n·j·y
(1)40
(2)睁开
(3)q ;倒
(4)右上方
(5)凹
(6)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7)载物台;压片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