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6 19:2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相比高大得多,主要原因之一是蕨类植物具有(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分生组织
2.如图中有四个实验装置,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A.观察草履虫时从培养液底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底层草履虫多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是为了使植株内的淀粉贮存在叶肉中
4.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
B.植物在有光时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时进行呼吸作用
C.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
D.丙装置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5.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枝条由茎和叶构成 B.茎的加粗生长与形成层有关
C.芽原基发育成叶 D.根尖吸收的水分由筛管运输
6.大气中的氧气最重要的来源是
A.绿色开花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7.“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生物界中植物体却反其道而行之水从低处向高处流,植物体水分向高处“流”的动力是(  )
A.吸收作用 B.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8.棉花生长到一定时期要进行“摘心”,这样做是为了(  )
A.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B.促进光合作用
C.去掉侧芽,促使棉植株长高 D.减少蒸腾作用
9.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
A.种子 B.子房 C.卵细胞 D.受精卵
10.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在播种前往往要松土并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下列叙述中最恰当的是
A.种子结构中的胚芽发育成幼苗
B.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C.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D.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种子就一定能萌发
11.关于藻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藻类大多数生活在沙漠地区
B.部分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
C.地球大气中氧气大部分是由藻类释放的
D.藻类能供水生动物及人类食用,宜大量养殖
12.小明爬山时发现了一株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生活在阴湿环境,②株高约50厘米,③叶片有输导组织,④叶背面有孢子囊群。那么该植物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植物(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3.生物的多样性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都是被子植物
B.海带、紫菜等藻类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古代的蕨类植物在地层中长期埋藏形成了煤炭
D.种子植物的一生中都会出现花、果实和种子三种生殖器官
14.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吃冻土豆的场景特别的感人。土豆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块茎,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主要来自于(  )
A.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而来 B.块茎细胞的光合作用制造而成
C.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 D.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累积而成
15.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为了转运和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
B.步骤②是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的上面遮盖起来
C.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步骤⑥能观察到叶片未遮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
16.如图为桃子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种子来源于桃花的(  )
A.花瓣 B.雄蕊 C.花柱 D.胚珠
17.下列有关叶、芽、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枝芽中的幼叶可以发育成新的叶
B.枝芽的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
C.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分裂后,向外可形成韧皮部,向内可形成木质部
D.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来补充水和无机盐,针头应插入茎的韧皮部
18.你见过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植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植物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B.输液用的针头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
C.水分和无机盐进入茎内的导管往下运输到根部
D.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方法操作并不复杂,肥料利用率高
19.下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导管、洋葱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的物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导管是由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构成的
B.图乙、丙、丁的细胞内都具有液泡
C.图乙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的结构是细胞膜
D.图丁中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20.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所用种子均不在休眠期,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法 萌发数
① 30 不加水,25℃ 0
② 30 适量的水,25℃ 27
③ 30 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④ 30 适量的水,4℃ 0
A.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量的水
B.根据②④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C.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充足的空气
D.用②组与③组进行对照,实验组是②,对照组是③
21.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最好选择______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22.下图是测定一密闭蔬菜大棚内24小时氧气含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e两时间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其他的生理作用
B.b点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点结束光合作用
C.这一天大棚蔬菜增重明显,产量有所提高
D.bcd时间段,若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将不利于蔬菜的生长
23.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B.图二在实验前需要暗处理,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C.图三实验装置中,种子1和种子2形成对比,实验变量是空气
D.图四中A、B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后滴碘液,B叶片变蓝
24.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有假根,但是茎中无导管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输导组织
D.种子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5.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采摘生长旺盛的树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对照,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B和C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C.增加光照,A中产生的气泡一定会增加
D.A中产生的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综合题
26.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几种植物,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无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____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的有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
(2)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___繁殖后代。
(3)B类植物的种子外_______(填“有”或“没有”)果皮包被。
(4)A类植物出现了________组织,所以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7.下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表示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其场所是____,实质是分解__,释放能量。
(2)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用于 ③___等生命活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___(填序号)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其散失的“门户”是叶片的___。
(3)补充完整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___。
28.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为了研究番茄植物的生理现象,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透明密闭的小室内,放置两个培养罐,分别存放植物培养液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如装置图1.调节灯的光照强度,根据毛细管内水柱左右移动情况,绘制图2。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影响。
(1)自然情况下,过强光照会导致番茄幼苗气孔关闭,引起____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2)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是____,要证明番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应将该装置放在____环境中,此时毛细管中的水柱移动方式是____(填字母)。
A.不移动;B.向左移动;C.向右移动
(3)图2中,在b光照强度下,水柱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_____。
29.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是从花到种子(果实)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一朵花最主要的结构是[8] ___________和[9] ___________。
(2)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都将凋落,果实是由[5] 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种子是由[6] 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3)传粉时阴雨连绵会导致结果率降低,为了保证结果率,果农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0.小明和父母去摘草莓,一进大棚他立刻感受到大棚里温度远远高于外界。果农王大爷告诉他,草莓要想增产,晚上还要降低大棚温度,增大昼夜温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叶片由表皮、____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2)草莓大棚中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____作用,该生理过程的门户是叶片上的___
(3)草莓富含水分和糖分,糖分主要是由叶制造后,通过茎中的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果实。
(4)如果草莓幼苗种植过密,植株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植株的_____作用这一生理过程。
(5)在贮存草莓时,保持环境低温是为了降低_____作用的强度,以延长草莓的保存时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2.B3.B4.B5.B6.B7.C8.A9.D10.C11.C12.C13.D14.A15.B16.D17.D18.C19.B20.D21.C22.C23.B24.D25.A
26. D藻 ABC 种子 有 输导
27. 线粒体 有机物 光合作用 ② 气孔 二氧化碳+水
28.(1)二氧化碳
(2) 线粒体 无光(黑暗) B
(3)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29.(1) 雄蕊 雌蕊
(2) 子房 胚珠
(3)人工授粉
30. 叶肉 蒸腾 气孔 筛管 光合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