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章末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章末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5 20:4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章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如图1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2.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激光从地面发向月球,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总共用了2.5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2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4.如图3甲、乙是镜头焦距不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4中,照片__________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___是用相机乙拍摄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5.如图5所示,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图5
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6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7.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如图7所示的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
A B C D
8.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9.在照毕业像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 ( )
A.只需将照相机向远离被照者移动
B.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里缩
C.只需将照相机向靠近照相者移动
D.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外伸
10.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3 cm B.5 cm C.7 cm D.9 cm
11.小军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C.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2.如图8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经过P点的光路图。
13.光从空气射向厚平板玻璃时,会发生两次折射,在图9中画出发生两次折射的大致方向。
14.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如图10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5. (12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11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图11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 ,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16.(18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必须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_______________上,并且____________
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
①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选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选填“5cm”或“10cm”)。
②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直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选填
“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③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 (选填“虚像”或“实像”)。
(3)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透镜_______ ;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 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 方向移动,像的大小逐渐_________。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无论光屏怎样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直线 反射 折射
2.光速大于声速 3.75×108m
3.10
4. A B
二、选择题
5.A 6.B 7.D 8.C 9.B 10. B 11.A
三、作图题
12.如图1
13. 如图2
14. 如图3
四、实验探究题
15.(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重合 垂直 相等 (3)不能 虚
16.(1)同一直线(光具座) 凸透镜;同一高度
(2)①亮点 10cm ②缩小 左 ③虚像
(3)二倍焦距以外 靠近透镜 远离透镜 变大
(4)示例:①物体位于焦点上 ②物距小于焦距(合理即可)
图1
图2
图4
图3
A
B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2
图1
图2
图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