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集合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集合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5 20:5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集合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第九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集合的知识,理解维恩图各部分的含义。
2.能用维恩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关系,能用集合的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
跳绳的有9人,踢毽的有8人。
一共有17人。
可是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没有17人呀?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怎样表示能清楚地看出来呢?



两项都参加的
只参加一项的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陶伟
卢强
李芳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杨明
李芳
刘红
于丽
周晓
朱小东
陶伟
卢强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杨明
刘红
李芳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杨明
刘红
李芳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杨明
刘红
李芳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杨明
刘红
李芳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杨明
刘红
李芳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方法3:9+5=14(人)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杨明
刘红
李芳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方法3:9+5=14(人)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杨明
刘红
李芳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方法3:9+5=14(人)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杨明
刘红
李芳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方法3:9+5=14(人)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杨明
刘红
李芳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方法3:9+5=14(人)
或 6+8=14(人)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杨明
刘红
李芳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方法3:9+5=14(人)
或 6+8=14(人)
答: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14人。
维恩图(集合图)
A
B
1. 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课本第105页“做一做”)
会游泳的
会飞的




















2.
(1)既荣获“语文之星”又荣获“数学之星”的有( )人。
(2)上光荣榜的一共有( )人。
6
19
(课本第105页“做一做”)
只获语文之星的有7人
只获数学之星的有6人
13+12-6=19(人)
7+6+6=19(人)
两项都获奖的有6人
3. 三年级参加语文竞赛和数学竞赛的共20人,其中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3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2人,两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13+12=25(人)
语文竞赛 13人
数学竞赛 12人

两项都参加的
25-20=5(人)
答:两项都参加的有5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呢?
集合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2.寻找生活中有关集合的问题,尝试用集合图表示。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第九单元
《集合》答疑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杨明
刘红
李芳
方法1:6+3+5=14(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小东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2:9+8-3=14(人)
9人
8人
杨明
刘红
李芳
3人
在校运会上,三(2)班也有9人参加跳绳比赛,8人参加踢毽比赛,三(2)班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总人数可能是多少呢?
①每位同学都只参加了一项
9 + 8 = 17(人)
②有部分同学是两项都参加的
9 + 8 - 两项都参加的人数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9+8-1=16(人)
9+8=17(人)
9+8-8=9(人)
在校运会上,三(2)班也有9人参加跳绳比赛,8人参加踢毽比赛,三(2)班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总人数可能是多少呢?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