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
24《风娃娃》(教案)
(最新修订版)
一、教材解析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全文七个自然段,以活泼有趣的笔调写了风娃娃做的五件事,其中对风娃娃“转动风车”“吹动大船”“吹跑风筝”三件事进行了详写,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的、结果如何的顺序来写的。“吹跑衣服”“吹断小树”则是略写。在进行教学时,以第一件事为例,引导学生自学第二件事并发现文章结构,自然过渡探寻结构的奥秘,为学习另外两件略学事件搭建桥梁,并尝试进行仿写。
二、教学目标
1.读一读,找一找,发现三件事的结构奥秘。
2.练一练,写一写,把事件补充具体。
重难点:通过学习,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这个道路。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重温故事
孩子们,看,谁又来了——风娃娃。上节课, 我们认识了这位新朋友,还通过学习了解到了风娃娃做了很多事。接下来我们跟随风娃娃的脚步,自由朗读课文,重温它的经历。
2.交流:回忆,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
3.分类:这五件事,可以分成两类。谁来分一分。(好事和坏事)
4.提问:风娃娃是只做了这五件事吗?从哪里可以知道?(省略号)
5.思考:难道风娃娃仅仅是做了很多被人们责怪的事吗?
6.小结:是呀,一个小小的标点真有意思,向我们传递的信息可真多。
(二)聚焦第二段,抓关键词体会变化
1.抓住关键词,体会速度与快乐
(1)提问:风娃娃为什么被人们称赞?用波浪线标记出来。
(2)谁能读好这两句话?
A.抓住关键词读出速度。
关键词:一下子 飞快 奔跑着
B.通过比较,感受快乐。(拟人手法)
C.生自由朗读练习,体会速度和心情。
小结:找准关键词,读好关键,果然帮助我们读得更出色!
2.过渡:为什么风车、水、秧苗会如此快乐,风娃娃是怎么做的?用横线画出来。
(1)角色体验。用动作来演示这句话。
(2)抓关键词,同桌合作体验。(深深地 使劲)
(3)师生合作,加深体会。
3.刚刚你们这用力地一吹,看,原本慢慢转动的风车,如今(转得飞快);原本流得断断续续的水,如今(奔跑起来)。
理解:断断续续
4.师生合作,朗读感受前后变化。
5.体会心情:秧苗笑着不住的点头,你想,她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生活体验:生活中,你有没有帮助过他人?你帮助他人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此刻,风娃娃和你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高兴极了。
说一说,除了高兴极了,还有( )极了。
(三)自学第三段,探寻结构奥秘。
1.出示问题:
(1)船工为什么要感谢风娃娃,风娃娃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来。(“急忙跑过去”体现风娃娃的热心)
(2)在风娃娃的帮助前后,船工有什么变化?用横线画出来。(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看出船工们的辛苦。)解释:号子
说一说,船工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2.通过对二三自然段的学习,发现两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怎么做的,结果如何的顺序来写的。)
3.快速浏览课文,作者用这样的结构还写了哪件事?(吹跑风筝)
4.找找关键词,哪里可以看出风娃娃帮了倒忙?
解释:跟头 无影无踪
(四)迁移延伸,牛刀小试
1.以“吹跑衣服”为例,先了解已经写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如何),还缺少什么内容(来到哪里,看见什么)。
风 娃 娃 来 到 小 区 ,
看 到 阳 台 上 晾 晒 着 花 花
绿 绿 的 漂 亮 衣 服 。
2.请选择其中一件事,照着前三件事的写法将内容补充得更完整。
3.交流分享
4.发挥想象,写一写风娃娃还会做什么事呢?
(五)总结全文,明白道理。
1.什么叫委屈?(难过、不高兴)
2.如果你看见这般委屈的风娃娃,你会怎么去安慰它?
3.当委屈的风娃娃去找风妈妈,风妈妈又是怎么安慰它的——出示:孩子,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说说,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4.小结:相信风娃娃听了风妈妈的话,一定会有新的思考和启发。最后让我们也把风妈妈这句话送给小伙伴和自己吧!
齐读: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王红老师 王雪老师 等 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