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yí huò qīng xī xiōng huái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zàn tàn xùn chì yán sù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词语巧搭配,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市区 ( )的话语 ( )的成绩
( )地询问 ( )地读书 ( )地工作
3.词语盘点。(照样子,写词语)
得意扬扬(ABCC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思来想去(含反义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读读课文,完成填空。
(1)课文主要写了少年周恩来来到奉天后听伯父说“中华不振”,感到______。来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亲眼目睹一位中国妇女遭外国人欺负,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此时他_______。修身课上,校长提出了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给出了_______地回答:“___________!”
(2)当我们遭到拒绝时,可以用“_________”这个词语;当我们做事失败或出丑时,就用“_________”这个词语;而当我们做事时占据了有利地位就说“______”
5.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
(2)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
(3)他出去买药总是穿着白布上衣,黑色裤子,挽着袖子,留着偏分头,斜背着一个很讲究的大玻璃瓶子。( )
(4)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
6.填入反义词
赞叹——( ) 沉郁——( ) 热闹——( )
非凡——( ) 左顾右盼——( )
7.填写近义词
清晰——( ) 抱负——( ) 胸怀——( )
赞叹——( ) 麻烦——( ) 疑惑——( )
沉郁——( ) 热闹——( )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8.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左顾右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周恩来为什么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根据选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体会下面两组句子不同的语气。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他年轻时刻苦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但是一直遭到投降派的排挤。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旅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由于他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感觉自己大限将至,就使出最后的力量写下了《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被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着千万人的斗志。
12.本文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__。
13.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短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 疑惑 清晰 胸怀 赞叹 训斥 严肃
2. 繁华 温馨 优秀 仔细 认真 努力
3. 神采奕奕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含情脉脉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舍本逐末 七上八下
4. 疑惑不解 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清晰而坚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碰钉子 栽跟头 占上风
5.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6. 嘲笑 开朗 安静 平凡 目不转睛
7. 清楚 理想 胸襟 赞扬 烦琐 困惑 郁闷 喧哗
8. 向左右两边看。 所指望的事物。
9.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0.因为周恩来亲眼目睹了外国人在我国横行霸道,而其他人无动于衷,因此,周恩来下定决心,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11.第一句是一个反问句,表达肯定的语气,第二句是陈述句,第一句表达肯定的语气,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体现出围观中国人的敢怒不敢言。
12. 陆游临死时写诗 陆游从军
13.陆游从军,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和临死也不忘收复国土写下《示儿》一诗两个方面来叙述。
14.因为他感受到广大人民和他一样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