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归21jy_52455450621世纪教育网ID:10618672所有。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学习本文语言特点。
2. 学习本文思想道德修养、读书育人、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
3. 感受《论语》的当代价值
【文学常识】
选自《论语译注》。《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十三经,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在晚年整理“六经”: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六艺:六经;六种科目:礼、乐、射、御、书、数)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
八佾:yì,古代舞蹈奏乐的行列,八个人为一行,叫做一佾。八佾是八行共六十四人,按照周礼,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因鲁国国君是周公后代,周公曾有功于周王室,为报答周公之德,周成王赐给鲁国国君用天子之礼乐祭祀的特殊待遇。
【文言翻译】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乐呢?”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孔子说:“在早上得知了真理,在晚上死去也可以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孔子说:“君子知晓大义,小人知晓利益。”(义:合乎正义的行为和事情。)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想要向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难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路途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承担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路途不是很遥远吗?”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如果)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坚持下去,这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的人就称赞你为仁人了。实行仁德要依靠自己,难道依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细则。”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言,不符合礼的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允许我按照您的话去实践。”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回答说:“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行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那《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用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来看,可以用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文章主旨】
本课所选内容,在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在思想道德修养、读书育人、为人处世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内容探究】
1.在《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文”与“质”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角度一: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
角度二: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不迷失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2.当代某些自由主义者曾攻击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将这条道德规则进行反推,得出“己所欲,施于人”的观点,认为这样的做法可能妨碍他人的自由,违背他人的意愿。你如何看待孔子说的“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规则是否妨碍他人的自由?
儒家讲究对己则严、待人则宽。限制性的纪律和规则主要是求诸己,要求君子自身,而非求诸人;“恕”的含义是在对待己、对待有权力的贵族君子当严,而对待普通人当宽。既然是“恕”,那不论他人愿不愿意,只要不是其职责范围内的,我们都应当宽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里自然包含了“人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义。而“己所欲,必施于人”和“人所不欲,也施于人”是违背“恕”的。孔子的说法并不保证人的“欲”,但尽量避免人的“不欲”。“欲”是无穷的,无法保证,但“不欲”,却往往是人维护自己情感和利益的最低要求。避免“不欲”,恰恰体现了对自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