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
教学目标:
1.查字典掌握“躇步跐蹈、星宿”等词,积累“奈何、舍然”等文言词汇。
2、读对、读顺、读好课文,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大意。
3、品味寓言寓意,科学评价晓者关于日、月、星辰的言论。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课文,寓意的理解
/2、顺畅朗读,对文本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投影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杞人忧天典故),并板书课题。
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有这样的记载: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于是列子写下了杞人忧天》这样一个富有启发的寓言故事。
二、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一)回顾寓言的概念
寓言,是一种含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文学体裁。通常把深刻的道理(寓意)寄托于简单的故事当中,借小喻大,借此喻彼,富于智慧哲理。
如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等都是寓言。
(二)了解列子》的基本情况
列子》又名冲虚经》,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列子,名御寇,相传为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主张清静无为。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来,可能是晋人作品。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又往往与佛经相参合。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悟
要求:分三步循序渐进,熟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一)看谁读得对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划线字字音.点学生读,师生点评。
杞、崩坠、寝食、星宿、耶、充塞、中伤、躇步跐蹈、舍然
(二)看谁读得顺
要求:听录音,学生尝试朗读,把握节奏和重音,师生点评。
(三)看谁读得好
要求:在以上环节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基调,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性格和语气,师生点评。
教师方法指导:1、杞人的语气应该是忧愁满腹。
2、劝说者语气应该是耐心细致。
三、合作学习,质疑探究
(一)小组合作——译——看谁译得准
要求:小组成员合作讨论,疏通文意,注意一些列出的字词、句子。然后小组派代表,按照下列五幅图片内容,对相应句子进行讲解,师生共同点评。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解词:(1)崩坠: (2)亡: (3)寝:
2.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解词:(1)若: (2)行止: (3)奈何:
3.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解词:(1)亦: (2)只使: (3)中伤:
4.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解词:(1)积块: (2)四虚: (3)亡:
(二)质疑探究——品——看谁理解透
提出思考:杞人忧什么事情呢?晓之者是怎样为他解忧的?请同学们用原文回答。继续思考:“杞人忧天”蕴含着什么寓意?
明确:“杞人忧天”的寓意:“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担心。讽刺了那些患得患失、胸无大志的人。
(三)联系实际——说——看谁说得棒
1、自由讨论: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杞人这样的人?
2、提出思考讨论:你认为晓者的言论解释是否科学?
明确:寓言中那位晓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四、巩固练习,检测评价
(一)巩固落实——练——看谁学得好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杞、崩坠、寝食、星宿、耶、充塞、中伤、躇步跐蹈、舍然
2、抢答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崩坠、寄、废寝食、因、晓、屈伸、行止、中伤、躇步跐蹈、舍然
3、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②奈何忧崩坠乎?
③奈地坏何?
4、解释一词多义
之 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奈何奈地坏何?/奈何忧其坏?
其 其人/奈何忧其坏?
5、古今异义
中伤
六、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三):附加题,组内讨论,每组答题一次,视情况加分。
1.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晓之者”的解释?
2.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污染,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七、课堂小结
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