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23* 梅兰芳蓄须
1.能正确认读“蓄、迫”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宁、要”。
2.能说清楚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办法,和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危险和困难,体会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
学习目标
梅兰芳(1894—1961),本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是我国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他运用唱、白、表情、身段、舞蹈等技艺,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吗?
23* 梅兰芳蓄须
“蓄须”是什么意思?梅兰芳唱戏和养胡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蓄须”即积聚胡须,养胡子。梅兰芳是男性,在戏台上扮演的都是女性角色,即所谓的旦角。他一旦蓄须,就不能再登台演出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唱旦角的梅兰芳要蓄须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去找寻答案吧!
要求: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出自己认为难懂的生字词,难读的句子。
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京剧 被迫 纠缠 邀请 香港
侵略 沦陷 忍心 打扰 拒绝签订 预支 神圣 骚扰 幽默 窘迫 破绽 妄想 斩钉截铁
宁可 要求
读一读
nìnɡ
yāo
宁
宁静、息事宁人( )
宁可、宁死不屈( )
níng
nìng
多音字
要
要求( )
只要( )
yāo
yào
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讲了梅兰芳的几件事?试着用简练的语言给每件事取一个小标题。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用笔画起来;最好用课文中的词语总结,也可根据梅兰芳先生辗转的地点来总结。
藏身租界,远避香港
蓄须明志,卖房度日
打针装病,自伤身体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从这几件事中能体会梅兰芳先生怎样的情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梅兰芳先生想出了哪些办法?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和危险?用横线画出梅兰芳“拒演的方法”,用波浪线画出他遇到的困难和危险。
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梅兰芳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1937年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纠缠,藏身租界。
1938年底梅兰芳避居香港,不再登台演出,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1942年香港沦陷,日本司令官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蓄须明志。
后来,回到上海,梅兰芳长期不演出,没有了经济来源,靠卖房维持生活。一次,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侵略军的庆祝会上演出,打了伤寒针,自伤身体。
纵向观察梅兰芳的拒演方法及遇到的困难和危险,你有什么发现?
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梅兰芳先生在拒演过程中困难逐渐升级,危险逐渐加剧。
用上“不惜”“甚至”“直到”“宁可……也不……”等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句子,将自己的朗读感受读出来。
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命、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不能演出,梅兰芳非常痛苦。但宁愿痛苦,也要蓄须拒演。因为他是一位爱国者,他不想给侵略者演出。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强烈的对比,写出了梅兰芳宁愿忍爱困苦的生活,也不低头折节,他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文中哪个句子可以用来评价梅兰芳?
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艺术大量梅兰芳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不仅缘于他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技艺,更是他因为那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他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永远的偶像。
升华情感,总结拓展
艺术大量梅兰芳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不仅缘于他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技艺,更是他因为那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他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永远的偶像。
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
拒演举债八年整,梅兰芬芳四海扬。
升华情感,总结拓展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当即剃去胡须,重新登台演出,庆祝祖国的胜利。此时,台湾的一位老师和他的学生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爱国热情。下课后,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令人感动的《难忘的一课》。
升华情感,总结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