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1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1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6 10:5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无酒成不了宴席。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
君三杯君始知。
将进酒
李白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字、词的含义,了解诗句的大意。
2. 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夸张等手法,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一读,读对字音。音随义转,按义定音。特别注意姓氏、人名、地名、国名、民族名、通假字、生僻字等的特殊读音。
二读,读准节奏。停顿正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对句意的理解。七律或七绝一般是“43”两个节拍。长句的诵读,总体上是要根据诗歌韵律的特点,更要根据内容和诗意表达的需要。
三读,读明意思。读懂诗是欣赏诗的基础和关键。欣赏古典诗歌,一定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语词(如常见意象)的特定含义的理解,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此外,还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生活的环境与时代,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如主观感受、生活体验)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完成对诗歌题目、作者及重点字、词、句式等的识记,并特别注意标红了的字、词和画横线的句子。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题目的意思是“请喝酒”,根据这个意思,你猜读到正文可能写什么呢?
2.李白请谁喝酒?到底是谁请谁?
3.其实不同场合、不同心情,喝酒是不一样的,有细品慢饮,有开怀畅饮,有埋头苦饮……那么,李白又喝得怎么样呢?请找出有关喝酒的具体诗句加以简析。
莫使金樽空对月——喝得干
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
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
斗酒十千恣欢谑、径须沽取对君酌——喝得贵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开
4.李白为什么要这样狂喝痛饮呢?请从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诗句里,找到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并用一个关键词概括其思想感情。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李白为什么要这样狂喝痛饮呢?请从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诗句里,找到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并用一个关键词概括其思想感情。
悲壮
(1)可能是感慨人生易逝、韶华不再
(2)可能是及时行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 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欢乐
(3)可能是怀才不遇、功名未得
激愤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4)可能借酒消愁
愁苦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这些原因中,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李白作此诗时的生平经历作出说明。
补充背景知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他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但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2岁的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李隆基仅只把他当作供己消遣的御用词人。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甚至连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因而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逐出京城。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诗人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5.这里,诗人写他与岑夫子、丹丘生的喝酒,又为什么写到了曹植呢?请简要分析。
这里诗人采用用典的手法,化用曹植《名都篇》中的诗句“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既表达了他对曹植的景仰,又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同时又用以自况。
手法与主旨:本诗极富浪漫主义的特色,诗人
极力运用夸张、比兴、用典等手法,紧紧围绕一个“酒”字,写出了自己 “悲壮——欢乐——愤恨——愁苦”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不畏权贵、豪放不羁的精神品质。
四读,读出情感。诗言志,歌抒情。诗中无声的思想感情当需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和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音乐来变为有声的语言。
《乐记》中说:“诗,言其志;歌,咏其声也。” 诗歌与音乐其实就是一对孪生姐妹,接下来,请从音乐声中进一步去体会李白的傲岸不屈与诗歌的无限情韵。
共勉语
语文学习路漫漫,
上下求索度艰难。
诗歌鉴赏融主客,
声情并茂破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