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6 15:2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北固山,人称“三国山”。
北固山,在镇江以北,三面临水,青翠欲滴。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湾是唐代诗人,他流传至今最有名的诗歌就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相传这首诗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样的诗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新课导入
激趣导入
乡愁是春日飘飞的柳絮,乡愁是山林如练的晨雾;乡愁是绵绵如丝的长长的铁轨,乡愁是落日天际的一叶孤舟;乡愁是羁旅途中扬起的灰尘,乡愁是月下窗口仰视的双眸。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感受一下诗人笔下的乡愁吧。
次北固山下
王湾
1、朗诵背诵全诗
2、有感情的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3、理解诗句的含义;进而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4、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学 习 目 标
王湾(693-751),号为德,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王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是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写作背景
文学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
近体诗
绝句
律诗


散曲
戏剧
小令
套数
(唐)
(宋)
(元)
唐诗
律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律诗的特征
1.共有八句
2.二、四、六句押韵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温故知新
1、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填空
⑴水何澹澹,___________。
⑵_________,洪波涌起。
⑶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⑸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
月是故乡明
月出惊山鸟,
沧海月明珠有泪,
3、《观沧海》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景衬情,并写朋友被贬之地偏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温故知新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我寄愁心与明
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自由朗读,注意,要读出节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题
题目中“次”、“北固山”分别什么含义?
诗题中的“次”字一般解作“停泊”,但根据诗意,在这里
应解为“经过”,因为从颔联即可察知:诗人所乘之舟是在
江中行驶的。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旅途。 青山:指北固山 绿水:长江
意思:旅客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延伸,“我”正在绿水中行船前进。 
客 路、行 舟: 点出在旅途之中。
首联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领诗意悟诗情
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
风正:风顺(而和) 悬:挂。
意思: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三四两句,诗人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色表现出来了。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哇露春意。
时序的交替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研习诗歌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之所以提到“客路”,一是与“行舟”构成对应,暗示了诗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一是表明尽管眼前是青山与绿水,但仍然掩盖不住自己旅途忧郁的情怀,同时,这也为尾联设置了伏笔。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这是诗人在涨潮时、行舟中所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时的长江之中
那是一幅“潮水涨满、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帆高挂、顺风直下”的行船图景。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研习诗歌内容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4.颈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导出尾联的作用吗?为什么?该联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叫身在“客路”,时当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新生的美好的事物,往往蕴藏在旧的不好的事物之中。
5.诗中表达出的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体会其中的道理。
  尽管,诗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诗中也传递出了思乡之情,但这种思乡之情是淡淡的,没有给人沉重的感受。这主要是缘于诗人豁达的胸襟、乐观的情怀!诗中所描绘的色彩是明丽的--首联,所构建的画面是开阔的--颔联,所表达的哲理是积极的--颈联,因此,我们在感受到诗人那淡淡的思乡之情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悟读品析艺术美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悟读品析艺术美
小结: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千古流传,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还有他乐观积极的情绪,每当我们处于低谷的事情,不要气馁,想想王湾告诉我们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悟读品析艺术美
深入探讨
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诗歌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明确:乡书即家书,诗人的家乡在洛阳,而此时身“次北固山下”。
②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明确:“客路”是旅途的意思, “行舟”也说明诗人还在他乡途中。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律诗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它们在诗歌的作用别是起(起因),承(过程),转(转折),合(抒情,议论)。
诗人抒发思乡之情总是由一事物所触动。压缩后的诗歌,诗人一交待身在旅途就抒发思乡之情,感情缺乏凭借,令人感到突兀。
改编诗歌
结构梳理
即景生情
旅途思乡
主题概括:这首诗写诗人泊舟北固山时所见江南初春的景象和感受,抒发了诗人流落在外不得归乡的愁思。
(首联)行舟泊:青山外 绿水前
(颔联)望江面:两岸阔 一帆悬
(颈联)观日出:生残夜 入旧年
(尾联)思家乡:望归雁 传乡书
次北固山下
1.这首诗是 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 诗,内容上属 之作。
2.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思乡
巩固练习
3、诗歌中直接表达思想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
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
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
律,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6、“江春入旧年”这5个字里边出现了两个节令,一个是“江
春”的“春”,指的是_____,另一个是“旧年”的“年”,指
的是__________。
7、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立春
旧历的最后一天
8.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B.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快速。E.诗中没有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
E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