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一章水平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四幅图中,圆形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地理位置的是 ( )
A
2021年2月11日,在海南三亚军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上的近千名官兵在甲板上摆出“新春快乐”字样,给全国人民“硬核”拜年。据此,完成2~3题。
2. 春节期间,北京的小明在观看该新闻时,家乡正下起小雪,而海南三亚温暖和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
( )
A. 东西跨经度大 B. 南北跨纬度大
C. 海陆位置不同 D. 地球自转的结果
B
3. 山东舰从三亚军港巡航至山东的青岛军港,需要依次经过 ( )
A. 南海、东海、黄海 B. 南海、黄海、东海
C. 东海、黄海、渤海 D. 黄海、东海、渤海
A
读我国领土四端点的经纬度位置(表S-1-1),完成4~5题。
表S-1-1
端点 ① ② ③ ④
经纬度 位置 (49°N,135°E)附近 (40°N,73°E)附近 (4°N,112°E)附近 (53°N,123°E)附近
4. ②端点位于 ( )
A. 辽宁省 B. 黑龙江省
C. 海南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 四个端点中,能看到海洋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D
C
读台湾省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图S-1-1),完成6~8题。
6. 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们喜欢过泼水节
B. 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C. 人口稀少,密度低
D. 位于我国领土最东端
B
7. 甲海峡为 ( )
A. 朝鲜海峡 B. 琼州海峡
C. 麦哲伦海峡 D. 台湾海峡
8. 隔甲海峡与台湾岛相望的省级行政区域乙的简称为
( )
A. 鲁 B. 粤 C. 闽 D. 福
D
C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轮廓示意图(图S-1-2),完成9~11题。
9. 能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D
10. 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既濒临渤海又濒临黄海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丙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 )
A. 南京 B. 南昌
C. 南宁 D. 济南
C
D
目前我国正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源大国,图S-1-3为2008—2017年我国人口增长数和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 读图可知,我国人口 ( )
A. 数量逐年减少 B. 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C. 分布趋于均匀 D. 没有变化
B
13. 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关键是( )
A. 迅速降低人口数量 B. 接纳友好国家的移民
C. 逐步提高人口数量 D. 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14. 我国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
A. 华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准噶尔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D
A
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广东人口发展状况分析》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常住人口为11 521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主要年龄段人数分别为:0~14周岁、15~64周岁、65周岁及以上分别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6.28%、74.72%和9.00%,“两头低、中间高”的特征明显。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关于广东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位于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稠密
B.濒临南海,适合发展海洋事业
C.简称粤,行政中心是广州
D.与越南在陆上接壤,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16. 广东省人口“两头低、中间高”,但老龄化程度较其他省级行政区域有所减缓,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出生率极高 B.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C.人口基数小 D.外来人口多
D
D
我国规定男子16~60周岁,女子为16~55周岁为劳动年龄人口。图S-1-4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未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测数据)。据此,完成17~19题。
17. 图中显示,我国劳动力就业
压力最大的年份是( )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45年
C
18. 2016年,我国正式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图中预测数据发生明显变化的年份是 ( )
A. 2020年以后 B. 2025年以后
C. 2035年以后 D. 2045年以后
19. 为解决已经到来的我国劳动人口数量负增长问题,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 接纳移民的政策 B. 延迟职工退休年龄
C.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D. 鼓励农民工进城
C
B
20. 2019年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
①经济发展,观念改变 ②赡养老人负担减轻 ③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 ④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C
读我国第五套人民币50元背面图(图S-1-5),完成21~22题。
21. 50元人民币背面所示景观位于 ( )
A. 台湾省
B. 西藏自治区
C. 云南省
D. 内蒙古自治区
B
22. 该景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喜欢过 ( )
A. 苗年
B. 元宵节
C. 丰收节
D. 雪顿节
D
23. 图S-1-6为我国鄂温克族同胞身穿民族传统服饰的场景,鄂温克族最有可能集中分布在 ( )
A. 上海市
B. 广东省
C. 云南省
D. 黑龙江省
D
24.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
A.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B. 小散居、大聚居
C.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 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C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10月1日国庆阅兵后的群众游行中,象征各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彩车陆续经过天安门广场。据此,完成25~26题。
25. 这些彩车共有 ( )
A. 33辆 B. 34辆 C. 35辆 D. 36辆
26. 彩车方阵中有一辆彩车上有大型的绣球、大大小小的铜鼓,还配上壮锦,车身上写着“壮乡欢歌”四字,它代表的是哪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彩车? ( )
A. 云 B. 桂 C. 湘 D. 藏
B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10月1日国庆阅兵后的群众游行中,象征各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彩车陆续经过天安门广场。据此,完成25~26题。
25. 这些彩车共有 ( )
A. 33辆 B. 34辆 C. 35辆 D. 36辆
26. 彩车方阵中有一辆彩车上有大型的绣球、大大小小的铜鼓,还配上壮锦,车身上写着“壮乡欢歌”四字,它代表的是哪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彩车? ( )
A. 云 B. 桂 C. 湘 D. 藏
B
B
27. 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 000米以上的地区,我国某地区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吉祥之花。由此判断这个少数民族是 ( )
A. 壮族 B. 蒙古族
C. 藏族 D. 瑶族
28. 如果要为那达慕节选背景音乐,下列乐曲最合适的是( )
A. 《套马杆》 B. 《乌苏里船歌》
C. 《月光下的凤尾竹》 D. 《青藏高原》
C
A
29. 根据图S-1-7所示民族文化活动,判断该民族是( )
A. 蒙古族
B. 傣族
C. 回族
D. 彝族
30.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福建省 B.吉林省
C.青海省 D.内蒙古自治区
B
B
二、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了“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即以深圳港为起点,昆明为枢纽,经缅甸、印度等多个国家,最终抵达欧洲的荷兰鹿特丹,全长约15 000千米。此陆运通道将比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约短3 000千米,时间更是将缩短一半以上。至此,亚欧大陆上将有三条横贯东西、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大陆桥”。
材料二 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图S-1-8)。
(1)第一亚欧大陆桥主要位于我国的邻国___________。(2分)
俄罗斯
(2)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起点连云港位于_______________省,最西段位于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起点城市位于_________;该线建成之后不仅增加了出海通道,还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便于将东南亚、____________、西亚和____________洲联系起来。(6分)
江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东省
南亚
欧
(4)简要分析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势因素。(4分)
沿线自然条件较好;运输距离、时间短,效益高;连接的国家数量多;沿线地区资源丰富;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5)第三亚欧大陆桥建成之后,将对我国产生哪些有利影响?(4分)
增加面向印度洋、大西洋的出海通道;促进与周边国家和沿线地区的经济合作。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0~14岁人口比重为22.9%,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7.95%,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约20年的时间。
材料二 我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图S-1-9)。
(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多________少。(4分)
(2)图中①②连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①为________省的______市,②为_______省的_______市。(8分)
东
西
黑龙江
黑河
云南
腾冲
(3)近年来,D省人口增长幅度最大,一跃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但是D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请你解释原因。(4分)
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大量迁入。
(4)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4分)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数量不足,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