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三章水平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完成1~2题。
1. 四大工程中所输送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煤炭和天然气 B. 水资源和电力
C. 煤炭和水资源 D. 天然气和电力
A
2. 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
A. 总量丰富 B. 人均不足
C. 地区分布不均 D. 种类齐全
3. 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 ( )
①水力发电 ②风力发电 ③火力发电 ④太阳能发电
⑤地热能发电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C
C
4. 表S-3-1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
表S-3-1
B
对比项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平均量 不足1/2 2/5 1/4 1/3
A. 自然资源十分匮乏
B.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自然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D.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5. 图S-3-1所示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建设用地
C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据此,完成6~8题。
6. 生活中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 土地 B. 森林 C. 太阳能 D. 铜矿
D
7. 生活中使用过的废旧纽扣电池、锂离子电池属于( )
A. 厨余垃圾 B. 有害垃圾
C. 可回收垃圾 D. 其他垃圾
8.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有 ( )
①节省土地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减少水土流失 ④变废为宝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B
C
9. 我国每年都在南海实行一段时间的禁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
A. 增加渔民的假期
B. 减少水污染
C. 保护渔业资源
D. 便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C
10. 图S-3-2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
A. 回收利用污染物
B.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C. 减少废弃物排放
D. 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B
11. 下列措施可以弥补我国自然资源不足的有 (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倡使用纸杯等一次性生活用品
③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 下列地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D
A
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S-3-3),完成13~14题。
13.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
A. 林地 B. 耕地 C. 草地 D. 建设用地
14. 图中m曲线接近( )
A.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
D.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A
白水运动,是指在激流卷起白浪的江河中漂流或嬉戏,是划艇运动中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类型。怒江因修建水利工程而使白水运动资源锐减。据此读我国白水资源核心分布区示意图(图S-3-4),完成15~17题。
15. 图示区域成为我国白水资源核心区
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质优良 B. 水量丰富
C. 河网密布 D. 地势险要
D
16. 从安全角度考虑,怒江流域开展白水运动应尽量避开(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7. 在怒江上修建大坝,使白水运动资源锐减的原因有( )①流速变慢,水流平稳 ②水质恶化,污染严重 ③大坝以上水位抬高,险滩减少 ④坝上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B
D
18.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地区出现了“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现象,这可能会带来 ( )
A. 城乡协调发展
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
D. 土地资源浪费
D
读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图S-3-5),完成19~21题。
19. 太阳能 ( )
①属于矿产资源 ②属于可再生资源
③清洁无污染 ④可持续稳定发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 如果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
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 )
A. 广州 B. 重庆
C. 拉萨 D. 上海
C
C
21. 四川盆地利用太阳能的不利条件是 ( )
A. 纬度较低,白昼较短 B. 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C. 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D. 高山环绕,云雾较多
22.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B. 水资源的季节分配是冬季多,夏季少
C. 水资源内流区多,外流区少
D. 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D
A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据此读图S-3-6,完成23~26题。
23. 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南水”来源 ( )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珠江流域
D. 松花江流域
A
2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开始时,沿线地区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是 ( )
A. 河道淤积 B. 水污染
C. 地下水位下降 D. 土壤盐碱化
2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大的优势是 ( )
A. 可供水量最大
B. 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北上
C. 工程量最小
D. 沿线地区经济最发达,资金得到保证
B
B
26. 目前,南水北调西线方案至今没有开工建设的原因是
( )
A. 西线地区不缺水
B. 西线地区经济不发达,资金短缺
C. 西线地区翻山越岭,施工难度大
D. 西线地区输水量得不到保证
C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读图S-3-7,完成27~29题。
27. 能起到下雨时吸水、蓄水
作用的有( )
①湖泊 ②树木 ③楼房
④透水砖路面 ⑤草坪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B
28. 打造“海绵城市”可以 ( )
A. 减轻城市内涝 B. 升高市中心气温
C. 减少夏季降水量 D. 减少地表水下渗
29. 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A
C
30. 图S-3-8为我国的节水标志,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学生应该 ( )
A. 跨流域调水
B.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C. 修建水库
D. 人工降雨
B
二、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 读图S-3-9,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土地资源属于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目前我国人均耕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C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D区域的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________业;B区域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6分)
可再生
不断减少
林地
畜牧
旱地
(3)简述“分田”漫画反映我国土地利用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4分)
问题: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挤占耕地)。
对策:合理布局,控制建设用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4)近年来,我国为提高耕地质量,减轻耕地污染,实行耕地“减肥”运动,以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请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献计献策。(至少3点,6分)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管理和保护;不盲目扩大城镇规模;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科学施肥,合理耕作等。
32. 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读我国水资源总量与人均量和世界、美国的对比(表S-3-2)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布示意图(图S-3-10),完成下列问题。(20分)
表S-3-2
水资源数量 世界 中国 美国
总量/亿立方米 470 000 27 000 29 700
人均量/(立方米·人-1) 10 000 2 500 14 000
(1)表S-3-2反映出我国水资源总量_____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__。(4分)
(2)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比美国少2 7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美国的1/5,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丰富
少
我国人口总量大
(3)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丰富的地区是____________高原。(2分)
(4)试写出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并分析其缺水的原因。 (6分)
青藏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体污染程度较高。
(5)根据上述材料,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简要说明我国今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6分)
开源:合理开发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
节流:加强教育,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提高水价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