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7 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 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小学里,我们都知道,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例如 3×9=9×3, 7×5×2=7×(5×2), 3×(4+2)=3×4+3×2. 引入负数后,三种运算律是否还成立呢? 探究新知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计算下列式子,并比较结果: (1)(-5)×2; (2)2×(-5); (3)[2×(-3)]×(-4); (4)2×[(-3)×(-4)]; (5); (6) 在进行加、减、乘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数,没有括号时,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探究:比较的结果:(1)与(2),(3)与(4),(5)与(6)的计算结果分别一样.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说明算式相等,即: (1)(-5)×2=2×(-5); (2)[2×(-3)]×(-4)=2×[(-3)×(-4)]; (3) (教师总结)由(1)我们可以得到乘法交换律;由(2)可以得到乘法结合律;由(3)可以得到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归纳结论: 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如果a、b、c分别表示任一有理数,那么: 乘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例1 计算: 例2 计算:3.94×(-)+2.41×(-)-6.35×(-). 分析: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简化计算. 解:原式=(-)×(3.94+2.41-6.35)=(-)×0=0. 方法总结:如果按照先算乘法,再算加减,则运算较繁琐,且符号容易出错,但若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则可使运算简便. 拓展探究: 例3 用两种方法计算:. 解:方法一: 原式= = 方法二: 原式= = 课堂练习 1.算式25×14+18×1439×(14)=(25+18+39)×14是逆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2.计算的值为( ) A.1 B. C. D. 3.计算: 参考答案 1.D 2.D 3.解:(1)原式=- =-4550+44+35 =16. 原式=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习题2.11. 板书设计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7 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乘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例1 计算: 例2 计算:3.94×(-)+2.41×(-)-6.35×(-). 例3 用两种方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