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第17课
教学主题: 习作单元
课 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基于阅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阅读说明性的文章,了解基本说明方法。
基于口语交际: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基于习作: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2.学情分析
基于识字写字:五年级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运用字典主动识字,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准确读出词语。
基于阅读:学生学习了略读、默读,能够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但是对说明文的方法关注不够;能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交流感受,但对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不深。
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达到具体生动有一定难度。
基于习作:学生能借助文中的说明方法,简单的举例说出来,但是不能准确表达。
3.教材分析
《松鼠》是人教版教材第八册中的一篇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艺性说明文,本文根据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高超的搭窝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而生动的介绍,文字中饱含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读准“摄氏度、繁殖、粮食、煤炭 、地区 、杀菌 、治疗、 水蒸气、 漂浮”等词语的字音,理解词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课文抓住松鼠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的方法。
3.能通过对比,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评价任务
1.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和松鼠相关的主要信息,让学生明白说明文“说明白”的重要性;
2.通过找出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太阳的特点,能分条记录获取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明白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
3.通过默读、指读、齐读等方式,学习用说明文的方法;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5分钟) 活动一 (5分钟)
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了解了松鼠的几个特点,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让你们下去动动小手从文中提取出和松鼠有关的信息,制作一份信息手抄报,同学们完成的都非常棒,但因为时间问题老师只能从中挑选几个给大家做一下展示。
2.教师指名同学来介绍一下他所制作的和松鼠有关的信息提炼图,引出说明文成功的关键——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来感受布封如何把话“说明白了”的语言魅力。
(教师板书:明白)
(完成目标一、二)
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介绍一下从课文当中所提取出的与松鼠相关的信息。以这种方式进行复习引入,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29分钟) 活动一:(14分钟)
1.大声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在描写松鼠外形特点的部分,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
预设
生:作者形容松鼠“面容清秀”,但“面容清秀”一般用来形容人长得漂亮、清秀,这里作者把松鼠当成人来写,感觉很有意思。
生:松鼠可以躲在自己的尾巴下面歇凉,它的尾巴呈帽缨形,可以躲在自己的尾巴下面歇凉,感觉它的尾巴非常奇特有趣。
2.小组交流:在介绍松鼠外形特点的这部分中,作者特别介绍了松鼠的哪个部位?为什么要这样介绍?
预设:特别介绍了松鼠的尾巴,因为松鼠的尾巴和其他小动物的尾巴截然不同,这是松鼠独有的特点。
总结:像这样抓住事物的某一鲜明特点进行具体说明的方法,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这种事物,这是写说明性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同学们以后在介绍事物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教师板书:具体)
活动二:对比阅读,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15分钟)
1.对比阅读谈发现
(1)请同学们看下面两段文字,明确第一段来自课后第二题中的第一句话,第二段来自课文的第1自然段,找两位同学读一下这两段文字,要求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两段文字都是介绍松鼠的什么特点?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
(2)追问:这两段在介绍松鼠外形是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还能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吗?
预设:课后的第一个句子是从松鼠的体形、身长、尾长、体重四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的外形的。课文则是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教师总结:同样是介绍松鼠的说明性文章,有的语言表达简洁平实;有的语言细致生动,活泼有趣。由此可见说明文多样的语言风格。
2.合作交流谈表达
(1)让学生自读课后第2题中的后两段话。
(2)要求:同桌之间合作学习,找出课文中与之相应的段落,讨论二者在表达上的不同,可以三人分工协作,一人读课后资料,另两位同学去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找出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其中一人记录下来并汇报。
(3)学生交流并汇报。
预设:
生:课后习题第2句对应文中的第4自然段,都和松鼠搭的窝有关,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课后习题中的第2段语言简洁,从选址、所用材料、窝的大小三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窝,课文第4自然段则详细地介绍了松鼠搭窝的过程以及窝口的独特设计,表达更为生动具体,富有趣味,表现出松鼠高超的搭窝技巧。
生:课后习题第3句对应文中的第5自然段,都和松鼠皮毛、产仔的信息有关,课后习题的第3句简要说明了松鼠换毛的季节、产仔等信息,而课文的第5自然段还补充介绍了松鼠毛的颜色,还有他们是如何梳理毛发的,更为形象生动,突出松鼠爱干净的生活习惯。
(3)学生齐读第4和第5自然段,感悟松鼠的特点及布封语言的特殊魅力。
3.教师在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感悟太阳的特点与人类的关系。
(完成目标二、三) 通过齐读、指名读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能分条记录自己所搜集的信息,明白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三
拓展感悟,积累语言(6分钟) 活动一(6分钟)
1.教师创设情境,现场采访,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假设你就是那只搭窝的松鼠,请问:怎样才能让你的窝建造的比较安全呢?
预设:
①把窝搭在高高的树杈上很安全;
②搭窝的时候使用结实的小木片,这样也可以把窝建造的更安全;
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仍然假设你自己是一只小松鼠,如果想要把窝搭得更加舒适,有什么技巧吗?
预设:搭窝时把窝口朝上,再铺上一层干苔藓,这样就能住着舒服了。
活动二: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描写松鼠搭窝技巧的语言和刚刚同学们关于如何搭窝的发言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预设: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用词生动,条理清晰,而同学们的发言则比较随意,且有时概括的不够准确完整。
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 (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完成目标三) 通过拓展阅读,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评价目标三)
环节四
总结全课
作业练习
(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说明性文章原来也可以这么有意思,习作时,我们可以根据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表达方法,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写。下节课,让我们试着介绍一下你身边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事物吧。
。
板书设计
17.松鼠
明白
具体
有趣
生动而有趣
准确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