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理数
2.15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清计算器中常用功能键的用法,多进行实际操作,逐步熟悉计算器的用法. 难点:准确地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计算: (1)2×3.13×4.23-8.2×1.6; (2)-5.2×(2.97+1.63)÷(6.22-3.62).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我们生活中需要大家计算的地方特别多,比如大家到超市购物付款的时候. 问题1:这么多人排队交钱,收银员是不是像我们同学一样动笔进行计算的呢?还是口算呢?他算得快吗?准确吗? 问题2:用计算器计算[复习回顾]中的两个题目会不会更快一点? 处理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1和2. 引导语:我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数据,它们可能比我们做的题目中的这些数更复杂,算起来更麻烦,为了快速地进行计算,节约我们的时间,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计算器.计算器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利用计算器可以进行许多种复杂的运算. 探究新知 例1 用计算器求345+21.3. 分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输入算式,再按等号键,显示器上就显示出计算结果. 解:用计算器求345+21.3的过程为: 输入 3 4 5 + 2 1 . 3,显示器显示运算式子345+21.3,再按 = ,在第二行显示运算结果366.3,∴ 345+21.3=366.3. 做一做: 按例1的方法,用计算器求105. 3-243. 例2 用计算器求31.2÷(-0.4). 解:用计算器求31.2÷(-0.4)的按键顺序是 3 1 . 2 ÷ (-) 0 . 4 = .显示结果为-78,∴ 31.2÷(-0.4) =-78. 例3 用计算器求62.2-4×(-7.8). 分析:这是减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对于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会按要求算出结果. 解:本题的按键顺序是 6 2 . 2 - 4 × (-) 7 . 8 =.显示结果为93.4,所以62.2-4×(-7.8)=93.4. 例4 用计算器求2.73. 分析: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一般要用乘方专用键. 解:用计算器求 2.73的按键顺序是 2 . 7 3 = ,显示结果为19.683. 所以2.73=19.683. 注意:一般地,求一个正数的n次方都可以按上面的步骤进行.求一个负数的n次方,可以先求这个负数的相反数的n次方,如果n是奇数,那么再在所得结果的前面加上负号. 课堂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按键顺序为 (-),那么显示的结果为( ) A.-5 B.-3 C.-0.5 D.0.5 2.按键能计算出哪项的值( ) A.(-4)5+2 B.-(45+2) C.45+2 D.45-2 3.用计算器计算: (1)4.22; (2)2 1632; (3)(-15)3÷52; (4)(-5)2-2×(-3)2. 参考答案 1.C 2.A 3.(1)17.64 (2)4 678 569 (3)-135 (4)7 课堂小结 使用计算器时,首先记清计算器中常用功能键的用法,多进行实际操作,操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算器要平稳放置,以免按键时发生晃动和滑动. 2.计算器开始时,按开启键ON,停止使用时要按OFF键以节省用电. 3.按下数字键后,应立即看看显示是否正确,按下运算键等指令键后,要注意显示的数是否有一下闪动. 布置作业 教材72页 练习 第1,2,3题 教材73页 习题2.15 第1,2题 板书设计 第2章 有理数 2.15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操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算器要平稳放置,以免按键时发生晃动和滑动. 2.计算器开始时,按开启键ON,停止使用时要按OFF键以节省用电. 3.按下数字键后,应立即看看显示是否正确,按下运算键等指令键后,要注意显示的数是否有一下闪动. 例1 例2 例3 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