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习题选(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习题选(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16 16:3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习题选含参考答案
人教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铁锅生锈 C. 把铁丝弯曲成衣架 D. 水的沸腾
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请你判断图中哪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
3、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B.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石灰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用作导线 B.甲烷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制冷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5、人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含有更多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连接仪器 D.熄灭酒精灯
7、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工艺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指南针定向 D.铁的冶炼
8、下列现象或事实是因为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有刺激性气味 B.不小心烧到头发的气味
C.蜡烛熄灭看到的白烟 D.葡萄晒成葡萄干
9、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内焰
D.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
10、2020年在居家抗疫中,可用浓度75%的酒精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葡萄酿酒 C.酒精挥发 D.酒精杀菌
11、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12、要称取13.2g的食盐固体,某同学操作时误把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进行称量(1g以下用游码),待天平重新平衡后,他实际称取的食盐质量是( )
A.13.2g B.13.g C.12.8g D.11.8g
13、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丝球刷碗 B.酵母粉发酵
C.鲜牛奶变质 D.洁厕精除垢
14、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二、填空题。
15、钠是一种金属单质,有关信息如下:
①银白色的金属;②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③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开;④常温下,钠与氧气、水等均能快速反应;⑤钠在高温高压时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钠(NaH)。
(1)上述信息中,属于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物质的性质可以决定其保存方法。在实验室里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决定该保存方法的性质是 。
16、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比读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17、回答下列问题:
(1) 固体一般盛放在 瓶里。
(2) 取用粉末状固体时,要用 ,有时还需要用 ,将药品小心地送入试管 ,避免药品沾在 。取用时若不指定用量,一般只需 即可。
(3) 取用块状固体可以使用 ,取用时应该先将试管 ,将块状固体放在 ,然后将试管缓缓 ,使固体慢慢滑落到试管底部,这样做是为了防止 。
18、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③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
④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在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
⑥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⑦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⑧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19、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家庭小实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并培养大家实验动手能力。请根据你所做过的一个家庭小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
(6)通过本实验,你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
20、现有下列仪器:
(1)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填仪器名称,下同);洗涤试管应使用 。
(2) 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 。
(3) 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酒精灯停用时,应用 盖灭火焰。
三、简答题。
21、为证明某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小红同学把杯口向下使杯子浸没在盛水的盆里,她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吗?请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类题。
22、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和方法(用文字表述) 现象 分析
(1)将______________罩在火焰上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__________遇冷在烧杯内壁凝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习题选含参考答案
人教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铁锅生锈 C. 把铁丝弯曲成衣架 D. 水的沸腾
【答案】B
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请你判断图中哪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
【答案】B
3、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B.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石灰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答案】D
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用作导线 B.甲烷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制冷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答案】B
5、人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含有更多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答案】B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连接仪器 D.熄灭酒精灯
【答案】C
7、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工艺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指南针定向 D.铁的冶炼
【答案】C
8、下列现象或事实是因为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有刺激性气味 B.不小心烧到头发的气味
C.蜡烛熄灭看到的白烟 D.葡萄晒成葡萄干
【答案】B
9、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内焰
D.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
【答案】D
10、2020年在居家抗疫中,可用浓度75%的酒精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葡萄酿酒 C.酒精挥发 D.酒精杀菌
【答案】C
11、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答案】C
12、要称取13.2g的食盐固体,某同学操作时误把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进行称量(1g以下用游码),待天平重新平衡后,他实际称取的食盐质量是( )
A.13.2g B.13.g C.12.8g D.11.8g
【答案】C
13、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丝球刷碗 B.酵母粉发酵
C.鲜牛奶变质 D.洁厕精除垢
【答案】A
14、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答案】D
二、填空题。
15、钠是一种金属单质,有关信息如下:
①银白色的金属;②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③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开;④常温下,钠与氧气、水等均能快速反应;⑤钠在高温高压时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钠(NaH)。
(1)上述信息中,属于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物质的性质可以决定其保存方法。在实验室里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决定该保存方法的性质是 。
【答案】(1)①②③
(2)常温下钠与氧气、水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16、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比读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10 mL, 保持水平 , 偏大
17、回答下列问题:
(1) 固体一般盛放在 瓶里。
(2) 取用粉末状固体时,要用 ,有时还需要用 ,将药品小心地送入试管 ,避免药品沾在 。取用时若不指定用量,一般只需 即可。
(3) 取用块状固体可以使用 ,取用时应该先将试管 ,将块状固体放在 ,然后将试管缓缓 ,使固体慢慢滑落到试管底部,这样做是为了防止 。
【答案】 (1) 广口瓶
(2) 药匙;纸槽;底部;试管壁;盖满试管底部
(3) 镊子;平放;试管口;竖直;固体直接掉落而使试管破裂
18、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③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
④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在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
⑥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⑦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⑧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答案】⑤⑥⑦⑧ 
19、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家庭小实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并培养大家实验动手能力。请根据你所做过的一个家庭小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
(6)通过本实验,你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食盐易溶于水 (2)食盐、水、杯子、筷子等
(3)探究食盐的溶解性
(4)把适量水倒入杯子中,把适量的食盐加入水中,利用筷子搅拌,食盐消失
(5)食盐易溶于水 (6)食盐易溶于水,可以配制食盐溶液
20、现有下列仪器:
(1)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填仪器名称,下同);洗涤试管应使用 。
(2) 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 。
(3) 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酒精灯停用时,应用 盖灭火焰。
【答案】 (1) 滴管;试管刷
(2) 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离管口1/3处)
(3) 外焰;灯帽
三、简答题。
21、为证明某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小红同学把杯口向下使杯子浸没在盛水的盆里,她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吗?请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或很吃力才能)将杯子扣到水底下,手一松开,杯子便倒,飘在水面 在空杯口扎上一个瘪的气球,再将杯子底部放在温度稍高一点的水中,会看到气球逐渐膨胀
四、实验类题。
22、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和方法(用文字表述) 现象 分析
(1)将______________罩在火焰上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__________遇冷在烧杯内壁凝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燥的小烧杯 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或两只小烧杯 澄清石灰水)
(1)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水蒸气
(2)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