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
一、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
1.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银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B.从碳酸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可用过滤法
C.分离酒精与四氯化碳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D.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得到四氯化碳,可用萃取法
2.要从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别得到纯净的氯化钡和氯化钠晶体,在一系列的操作中,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碳酸钾、盐酸 B.碳酸钠、盐酸
C.碳酸钠、硫酸 D.氢氧化钠、盐酸
3.下列物质中混有少量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氯化氢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后过滤
C 氯化钾固体 氯酸钾 加入二氧化锰并加热
D 硝酸钾溶液 硝酸钡溶液 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后过滤
4.某实验小组只领取到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滤纸。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溶液 I2 CCl4,萃取
B 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盐酸,过滤
D CaCO3 CaO 盐酸,过滤
6.已知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容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两种气体,对下列物质进行提纯时所需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提纯所需试剂或方法
A 碳酸钠 氯化铵 加热分解
B 硝酸钾 氯化钠 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C 丁醇(沸点117.5 ℃) 乙醚(沸点34.6 ℃) 蒸发
D 液溴(Br2) 水 四氯化碳,萃取、分液、蒸馏
7.为检验某种钠盐溶液中是否含有SO、CO、OH-、Cl-,下面设计的方案合理的是( )
A.检验CO:向待测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检验SO: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检验OH-:向待测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D.检验Cl-:向待测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液,有白色浑浊物出现
8.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合格后加入试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 ②Ⅰ中产生的现象为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③Ⅱ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浅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9.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对生产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下表是某人体检表上的部分信息,其中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的是( )
项目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1谷丙转氨酶 7 U·L-1 <40 8球蛋白 26.7 g·L-1 20~30 10乳酸脱氢酶 161 U·L-1 114~240 16葡萄糖 4.94 mmol·L-1 3.61~6.11 送检日期:2019-01-08 报告日期:2019-01-10
A.谷丙转氨酶 B.球蛋白
C.乳酸脱氢酶 D.葡萄糖
10.1 L 0.1 mol·L-1 的硫酸钾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B.S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D.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11.现有300 mL 0.1 mol·L-1NaCl溶液、200 mL 0.1 mol·L-1MgCl2溶液和100 mL 0.1 mol·
L-1AlCl3溶液,这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为( )
A.1∶1∶1 B.3∶2∶1
C.3∶2∶3 D.1∶2∶3
12.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3 B.1∶6∶9
C.1∶3∶3 D.1∶3∶6
13.用1 000 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其单位是mol·kg-1。5 mol·kg-1的硫酸的密度是1.289 4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3.56 mol·L-1 B.5.23 mol·L-1
C.4.33 mol·L-1 D.5.00 mol·L-1
14.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 ℃时,a g晶体溶于b g水中即达饱和,形成密度为ρ g·mL-1的溶液,则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w=%
B.该晶体25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S=
C.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为n(A)= mol
D.该溶液的浓度为c(A)= mol·L-1
15.(2022·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月考)把a 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入b mol烧碱加热,恰好使全部NH转化为NH3逸出;另一份与含c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反应。则原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16.(2022·山西怀仁大地学校高一检测)完成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1)水煤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主要成分可视为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H2和CO的混合物,水煤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2)如表是某儿童微量元素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 锌(Zn) 115.92 μmol·L-1 66-120
2 铁(Fe) 6.95↓ μmol·L-1 7.52-11.82
3 钙(Ca) 1.68 μmol·L-1 1.55-2.10
……
①报告单中“μmol·L-1”是________(填“质量”“体积”或“浓度”)的单位。
②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2+。一些补铁剂以硫酸亚铁为主要成分,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推测糖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1 g·mL-1)。已知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则溶质质量分数为2a%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mol·L-1。
(4)为测定人体血液中Ca2+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方案: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若血液样品为15.00 mL,滴定生成的草酸消耗了0.001 mol·L-1的KMnO4溶液
15.00 mL,则血液样品中的含钙量为________mol·L-1。
17.实验室用CuSO4·5H2O晶体配制460 mL 0.100 mol·L-1 CuSO4溶液。现有下列仪器:
A.烧杯 B.500 mL容量瓶
C.药匙 D.玻璃棒
E.托盘天平(带砝码) F.量筒
G.试剂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时,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托盘天平称取的CuSO4·5H2O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若定容时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____(填字母)。
A.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再摇匀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容量瓶内底部有少量蒸馏水而未干燥处理
D.称取的CuSO4·5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4)若取50.0 mL上述已配好的溶液,与150 mL 0.200 mol·L-1的CuSO4溶液混合,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专题二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
一、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
1.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银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B.从碳酸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可用过滤法
C.分离酒精与四氯化碳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D.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得到四氯化碳,可用萃取法
答案 C
解析 将氯化钠(易溶于水)和氯化银(不溶于水)的混合物加水溶解,用过滤法分离;从碳酸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酒精和四氯化碳相互溶解,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若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得到四氯化碳,可用蒸馏的方法。
2.要从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别得到纯净的氯化钡和氯化钠晶体,在一系列的操作中,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碳酸钾、盐酸 B.碳酸钠、盐酸
C.碳酸钠、硫酸 D.氢氧化钠、盐酸
答案 B
解析 先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将氯化钡转化为碳酸钡沉淀,过滤,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滤渣加适量盐酸溶解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钡晶体。
3.下列物质中混有少量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氯化氢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后过滤
C 氯化钾固体 氯酸钾 加入二氧化锰并加热
D 硝酸钾溶液 硝酸钡溶液 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后过滤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加入二氧化锰并加热可除去氯酸钾,但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加入硫酸钠溶液可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硝酸钡,但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4.某实验小组只领取到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滤纸。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答案 D
解析 蒸馏实验需要冷凝管,而领取的仪器和用品中没有。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溶液 I2 CCl4,萃取
B 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盐酸,过滤
D CaCO3 CaO 盐酸,过滤
答案 D
解析 单质碘易溶于有机溶剂,萃取即可,选项A正确;硝酸钡能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钾,过滤即可,选项B正确;铜和盐酸不反应,但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过滤即可,选项C正确;碳酸钙、氧化钙均能与盐酸反应,除去杂质的方法应该是溶于水过滤,选项D不正确。
6.已知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容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两种气体,对下列物质进行提纯时所需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提纯所需试剂或方法
A 碳酸钠 氯化铵 加热分解
B 硝酸钾 氯化钠 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C 丁醇(沸点117.5 ℃) 乙醚(沸点34.6 ℃) 蒸发
D 液溴(Br2) 水 四氯化碳,萃取、分液、蒸馏
答案 C
解析 选项A正确,加热可使热稳定性差的氯化铵杂质分解生成气体而除去;选项B正确,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采用蒸发、结晶、过滤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的杂质氯化钠;选项C错误,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一般使用蒸馏法;选项D正确,液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溴水中的水。
7.为检验某种钠盐溶液中是否含有SO、CO、OH-、Cl-,下面设计的方案合理的是( )
A.检验CO:向待测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检验SO: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检验OH-:向待测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D.检验Cl-:向待测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液,有白色浑浊物出现
答案 B
解析 待测液与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与盐酸反应的离子不一定是CO,还可能是HCO或SO等,故A错误;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排除SO以外的其他阴离子及Ag+的干扰,再用BaCl2检验SO的存在,故B正确;AgNO3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就有白色浑浊物出现,故D错误。
8.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合格后加入试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 ②Ⅰ中产生的现象为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③Ⅱ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浅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现象是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CO2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于H2CO3酸性很弱,所以只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浅红。
二、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9.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对生产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下表是某人体检表上的部分信息,其中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的是( )
项目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1谷丙转氨酶 7 U·L-1 <40 8球蛋白 26.7 g·L-1 20~30 10乳酸脱氢酶 161 U·L-1 114~240 16葡萄糖 4.94 mmol·L-1 3.61~6.11 送检日期:2019-01-08 报告日期:2019-01-10
A.谷丙转氨酶 B.球蛋白
C.乳酸脱氢酶 D.葡萄糖
答案 D
10.1 L 0.1 mol·L-1 的硫酸钾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B.S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D.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公式n=c·V得,n(K+)=0.1 mol·L-1×2×1 L=0.2 mol,n(SO)=0.1 mol;c(K+)=2c(K2SO4)=0.2 mol·L-1,c(SO)=c(K2SO4)=0.1 mol·L-1。
11.现有300 mL 0.1 mol·L-1NaCl溶液、200 mL 0.1 mol·L-1MgCl2溶液和100 mL 0.1 mol·
L-1AlCl3溶液,这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为( )
A.1∶1∶1 B.3∶2∶1
C.3∶2∶3 D.1∶2∶3
答案 D
解析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0.1 mol·L-1NaCl溶液中c(Cl-)为0.1 mol·L-1,
0.1 mol·L-1MgCl2溶液中c(Cl-)为0.2 mol·L-1,0.1 mol·L-1AlCl3溶液中c(Cl-)为0.3 mol·L-1,所以三种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0.1∶0.2∶0.3=1∶2∶3。
12.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3 B.1∶6∶9
C.1∶3∶3 D.1∶3∶6
答案 B
解析 设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生成硫酸钡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6 mol、9 mol,则硫酸铝为1 mol,硫酸锌为6 mol,硫酸钠为9 mol,所以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6∶9。
13.用1 000 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其单位是mol·kg-1。5 mol·kg-1的硫酸的密度是1.289 4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3.56 mol·L-1 B.5.23 mol·L-1
C.4.33 mol·L-1 D.5.00 mol·L-1
答案 C
解析 设溶剂的质量为1 kg,则硫酸的体积为≈1.156 L,故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4.33 mol·L-1。
14.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 ℃时,a g晶体溶于b g水中即达饱和,形成密度为ρ g·mL-1的溶液,则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w=%
B.该晶体25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S=
C.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为n(A)= mol
D.该溶液的浓度为c(A)= mol·L-1
答案 C
解析 晶体的物质的量n== mol,故C正确;溶质的质量为 g,溶液的质量为(a+b)g,溶液的体积V==mL,该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00%=%,故A错误;设25 ℃时,A的溶解度为S,则=,解得S=,故B错误;结合以上分析知该溶液的浓度为c(A)=== mol·L-1,故D错误。
15.(2022·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月考)把a 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入b mol烧碱加热,恰好使全部NH转化为NH3逸出;另一份与含c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反应。则原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答案 A
解析 根据反应(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铵根离子总物质的量等于NaOH的物质的量,为b mol;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BaCl2的物质的量,即c mol,根据溶液中正、负电荷守恒可知,每份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为(b-2c) mol,则原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故选A。
16.(2022·山西怀仁大地学校高一检测)完成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1)水煤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主要成分可视为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H2和CO的混合物,水煤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2)如表是某儿童微量元素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 锌(Zn) 115.92 μmol·L-1 66-120
2 铁(Fe) 6.95↓ μmol·L-1 7.52-11.82
3 钙(Ca) 1.68 μmol·L-1 1.55-2.10
……
①报告单中“μmol·L-1”是________(填“质量”“体积”或“浓度”)的单位。
②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2+。一些补铁剂以硫酸亚铁为主要成分,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推测糖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1 g·mL-1)。已知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则溶质质量分数为2a%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mol·L-1。
(4)为测定人体血液中Ca2+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方案: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若血液样品为15.00 mL,滴定生成的草酸消耗了0.001 mol·L-1的KMnO4溶液
15.00 mL,则血液样品中的含钙量为________mol·L-1。
答案 (1)15 g·mol-1 (2)①浓度 ②防止Fe2+(或FeSO4)被氧化 (3)小于 (4)0.002 5(或2.5×10-3)
解析 (1)===15 g·mol-1。(2)①报告单中“μmol·L-1”是浓度的单位。②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放置会被氧化为铁离子,故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推测糖衣的作用是可防止Fe2+被氧化。(3)设质量分数为a%的氨水的密度为d g·mL-1 ,质量分数为2a%的氨水的密度为D g·mL-1,则c1==5 mol·L-1 ,c2=,故= ,c2= c1,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则d>D,故c2<2c1,即质量分数为2a%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0 mol·L-1。(4)分析方案可知,首先在稀释后的血液样品中加入 (NH4)2C2O4将 Ca2+转化为 CaC2O4沉淀,然后再用稀硫酸将 CaC2O4转化为 H2C2O4,最后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发生的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根据上述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式:5Ca2+~5CaC2O4~5 H2C2O4~2KMnO4,令血液中含钙量为c mol·L-1,根据关系式得2×
c mol·L-1×0.015 L=5×0.001 mol·L-1×0.015 L,解得c=0.002 5。
17.实验室用CuSO4·5H2O晶体配制460 mL 0.100 mol·L-1 CuSO4溶液。现有下列仪器:
A.烧杯 B.500 mL容量瓶
C.药匙 D.玻璃棒
E.托盘天平(带砝码) F.量筒
G.试剂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时,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托盘天平称取的CuSO4·5H2O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若定容时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____(填字母)。
A.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再摇匀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容量瓶内底部有少量蒸馏水而未干燥处理
D.称取的CuSO4·5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4)若取50.0 mL上述已配好的溶液,与150 mL 0.200 mol·L-1的CuSO4溶液混合,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1)胶头滴管 (2)12.5 g 重新配制
(3)BD (4)0.175 mol·L-1
解析 (1)称量需要用托盘天平、药匙,溶解需要用量筒、烧杯、玻璃棒,转移溶液需要用
500 mL容量瓶,定容时用胶头滴管。(2)所需溶质质量为m(CuSO4·5H2O)=nM=0.05 mol×
250 g·mol-1=12.5 g。(3)B项,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D项,CuSO4·5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时,所称的溶质中CuSO4的质量偏大,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4)c(CuSO4)==0.175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