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7-22 18:2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你记住了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时间
原因
后果(危害)翻开历史的记忆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十年。 这更是一段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课程标准: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是谁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认为有人要篡改马克思主义,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根本原因:
2、导火线:
3、开始标志: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五一六通知”党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严重。文革的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
“四人帮”: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指责“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要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号召炮打司令部。群众游行表示拥护毛泽东的大字报。炮打司令部思考:“司令部”指的是什么?资产阶级司令部,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矛头实际指向国家主席刘少奇和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向“红太阳”献忠心 补充:文革爆发的原因1.党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2.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推波助澜。3.当时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存在的个人
崇拜现象.趁热打铁《高效课时通》练习册
P18 4 5 7
P19 1 4D A C A B革命! 造反!夺权!二、全面内乱红卫兵(学生)
造反派(群众)造反有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抄家、打人、砸物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全面夺权(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 “二月抗争”全面内乱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佩戴红卫兵袖章在北京天安门城楼首次检阅红卫兵
从此红卫兵组织风靡全国1966年11月23日
造反派纵火烧毁孔庙文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及干部下放批斗彭德怀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文化大革命”中的最大冤案“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被迫害致死。这是党内最大的一起冤案。 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到开封不足1月就被折磨致死,死时身边没有任何亲人,甚至连人都没有。死后两天即以“刘卫黄”的名字火化,直到1979年3月5日骨灰才被移至郑州保存;1980年5月14日刘少奇骨灰运送到北京;1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少奇追悼大会。19日刘少奇骨灰撒向大海。据说在刘少奇骨灰回京的时候,郑州突降大雨,骨灰撒向大海的时候,又降大雨。真是“天公有情挥长泪,人性复归待何时”。 在清华大学批斗王光美想一想:
国家主席遭到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说明了什么?民主、法制破坏严重牛刀小试练习册 P18 8
P19 2 9 12
A D B A三、“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四五运动周恩来总理1976年1月8日逝世,这是他在最后的日子里的照片四五运动四五”时期张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诗作2.毛泽东逝世和粉碎江清反革命集团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1、性质 (含义) “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影响(危害)①政治:国家政权、民主与法制被严重破坏
②经济: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③文化: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
④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总)下列各项属于“文化大革命”十年教训的是( )
①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②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③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要维护领袖的绝对权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文化大革命的启发和教训B体验中考P20 中考在线 20-----24题
D C C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