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整式的加减(1)
课型
新授?
?
课标与教材
《合并同类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课标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本课旨在通过学生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感受分类整理、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比较分类的思想方法,运用于学习和生活,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节课是关于整式运算的一个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初步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参照教科书创设的实际情景的意图,结合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创设新的学生更为熟悉的情景。
重点:1、认识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同类项的概念。
?
?
学情
学生第一次接触代数式的运算,其符号的抽象性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要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如根据对学生的分类得出同类项的概念;利用图形直观地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等,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与求知欲,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因此,教学中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类项。
2.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及运用分配律,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类比、思考、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方法与媒体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数学课件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复备修改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苹果、梨、文具盒、钢笔、猫、狗等,让学生分类并说明理由。
2.幻灯打出六张卡片:
8n? -7a2b? 2a2b? 6xy? 5n? -3xy
如何将它们分类?与同伴交流一下你为什么这么分类?
【创设情境将生活中的分类思想引到数学中来。]
二、探索研讨。
1.根据学生的分类,得出:
像这样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学生的分类方法可能不只一种,只要分类的理由合理,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2.判断下列各组是不是同类项:
(1)x和y? (2)与(3)-3pq与3pq(4)bc与ac? (5)与
3.幻灯打出。
(1)如何表示大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或8n+5n或(8+5)n
教师板书:
8n+5n=(8+5)n=13n
【先利用图形面积问题,让学生体会合并同类项的含义以及合并前后系数的变化。】
(2)议一议:
8a+5a=
-7a2b+2a2b=
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讨论得出利用分配律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3)如上面几个式子,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这就是合并同类项。你们观察一下,在合并同类项前后,系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字母呢?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利用(2)的结果,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4.学习例题。
例:合并同类项:7a+3a2+2a-a2+3
解:7a+3a2+2a-a2+3? (找)
=7a+2a+3a2-a2+3(搬)
=9a+2a2+3? (合)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教师讲清楚三个步骤:第一,找,找出同类项,并用相同的记号表示出来;第二,搬,把同类项移到一起,注意移动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第三,合,合并同类项。】
5.练习:合并同类项。
(1)3a+2b-5a-b
(2)-4ab+8-2b2-9ab-8
6.做一做。
求代数式的值,其中。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鼓励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方法,以使学生体会合并同类项的作用。】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在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四、作业设置:P115,T1,T1.
从现实生活入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意识.
进一步提升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引导学生加以领悟理解体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本组题可放手给学困生解决,充分暴露问题,加深印象.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引导学生加以关注.
体会合并同类项的的意义,并适当加以总结.
抓住学生的认知生长点,与分配律充分联系.
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并能尝试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总结可由师生共同完善而成(平方项进一步完善)
补充选做作业:第六题课堂分析后再完善.
教后随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