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金圣叹:《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也就是说,小说中人物各有各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均不相同。
通过小说相似人物间行为、语言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他们的个性特征,进而探究小说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任务一
1.比较“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的情节,填写表格。
少年传承美德小小百家讲坛
打虎的原因 打虎的过程 人物形象
武松
李逵
任务二
2.比较菊花会上,鲁智深、武松、李逵三人的反对招安的言语行为,填写表格。
任务二
菊花会上反对招安的表现 人物形象
武松
李逵
鲁智深
任务三
3.比较小说粗鲁之人的粗鲁表现,填写表格。
任务三
粗鲁的表现 人物形象
鲁智深
武松
李逵
史进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小组可任意选择一组人物进行比较,并完成任务单。
小组成果展示(一)
小组成果展示(二)
小组成果展示(三)
鲁智深
【生平事迹】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人物形象】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慷慨大方、胆大心细、粗犷刚烈,兼有粗野。
小组成果展示(三)
武松
【生平事迹】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
十字坡遇张青、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人物形象】嫉恶如仇、敢做敢当、恩怨分明、有反抗精神、行侠仗义、好面子
小组成果展示(三)
李逵
【生平事迹】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大战浪里白跳、真假李逵、元夜闹东京
【人物形象】头脑简单、莽撞急躁、耍泼耍赖、嫉恶如仇、乱砍滥杀、对宋江忠心耿耿
小组成果展示(三)
史进
【生平事迹】大闹史家庄、史进拜师、夜走华阴县、巧遇鲁智深
【人物形象】重感情、讲义气、年轻气盛、任性
小组成果展示(三)
鲁达的粗鲁表现为性情急躁;武松的粗鲁表现为不受世俗的羁绊,我行我素,放荡不羁;李逵的粗鲁表现为野蛮鲁莽;史进的粗鲁表现为少年任性,不够沉稳。
通过相似人物之间行为、语言等方面的比较,我们看到了小说中互不雷同的人物。这种相同或相似的情节重复在小说中出现,作者又在重复中写出变化,力求突显各自的特殊性的手法叫做“犯中求避”。其中:
“犯”是指相同或相似的情节在小说中重复出现。
“避”是指同中求异,写出不同点。
这种在重复中出新意,于重复中求变化的写作手法,除了我们阅读的《水浒传》外,你还在哪些小说或文章中见过此手法的使用呢?
老师,我想到了之前读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上斗妖降魔打打杀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他们总是遇到妖怪,然后又在妖怪的性别、来历、手段等方面做出差异。读这样故事,不仅不枯燥,反而陶醉在富有变化、神奇多变的情节中。
学生思考
老师,我想到了之前读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上斗妖降魔打打杀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他们总是遇到妖怪,然后又在妖怪的性别、来历、手段等方面做出差异。读这样故事,不仅不枯燥,反而陶醉在富有变化、神奇多变的情节中。
学生思考
老师,我还想到了刚刚学过的一篇课文《三顾茅庐》,我了解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第一次去时,只带了礼物和跟随的人,第二次是冒着风雪去的,第三次择吉日、斋戒、沐浴更衣,步行数里,以示尊重。一次次的扫兴都未能动摇他的决心,反而更恭谨,更突显出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
学生思考
老师,我还想到了刚刚学过的一篇课文《三顾茅庐》,我了解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第一次去时,只带了礼物和跟随的人,第二次是冒着风雪去的,第三次择吉日、斋戒、沐浴更衣,步行数里,以示尊重。一次次的扫兴都未能动摇他的决心,反而更恭谨,更突显出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
学生思考
我们通过三组相似人物的比较,不仅看到了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还了解了小说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该手法的使用,不仅使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富有变化,还能突显人物的个性形象,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
总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