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22 22:4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臀”、“漆”等6个生字;理解“漆黑”、“石笋”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和作者的游览顺序。
3.分清文章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了解金华双龙洞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2. 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分清文章的主次。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课文及指名读课文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2. 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品悟景物特点,以及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等方式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能力。
3.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指名读、批注、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游记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与学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名言导入:
1.课件出示叶圣陶名言:
揣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叶圣陶
师:同学们,知道叶圣陶是谁吗?
2.课件出示叶圣陶介绍: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
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金华的双龙洞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
3.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生:“记”即记录之意,指游览的经过。
师:是啊,本文是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游记。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我们先一起看看她美丽的容颜吧!课件出示金华双龙洞美景:
过渡:叶老笔的双龙洞又会是怎样一番奇景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
“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
2.把下面的词语读正确。
浙江(zhè ) 一簇(yí cù ) 油桐(yóu tóng ) 臀部 (tún bù) 擦伤(cā ) 蜿蜒 (wān yán ) 漆(qī )黑 系(jì )绳子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出现问题及时订正)
(2) 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问题一会再帮忙纠正。)
(3)去掉拼音齐读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初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明白词语的意思。3、边读课文边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词语。4、 给文章进行分段。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再读课文,体会游记写法。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想一想:这篇游记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课文主要写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经过和看到的景象。
(2) 师: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生:山路——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板书)
(3)学生默读课文后尝试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同组同学合作交流,对于出现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课件出示路线图:
(四)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已经理清课文的脉络,你能为课文分一分段吗?
学生自由分段,汇报交流:
第一段(1自然段) 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段(2-3自然段)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第三段(4自然段)描写外洞。
第四段(5自然段)描写孔隙。
第五段(6-7自然段)描写内洞。
第六段(8自然段)出洞。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品读途中之美。
过渡:作者按照浏览的顺序层次清晰地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所感,那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如何?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求答案吧。
师:谁来说一说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看到了什么?
生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生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觉得作者写得太美了!
师:你认为在以后的习作中如何把文章写得这么美?
生1: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它们的美。
生2:作者还运用了排比句式。课件出示: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师:你能能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的句式描述一处景物吗?
学生试说。
师: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景物的美吗?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小结:叶老说过,写作的基础是一双有洞察力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作者的笔下双龙洞又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究。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六)精读课文:
导入: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山中的景象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双龙洞到了!清同学们回忆一下叶老都游览了双龙洞的哪些地方?
  生:叶老游览了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和内洞。
(1)感受洞口的特点: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特,上节课我们已经随着叶老来到了洞口,在洞口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宽)课件出示:
生:外洞既宽又大。
师:谁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出来?找学生读
师: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 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我们快去看看吧!
(2)感受孔隙的窄、小。
师:同学们自由读第四大段,说说孔隙给你什么感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课件出示: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生:(再没法容、这样小)(没有一处、挤压、稍微)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此段中你喜欢的语句。
  师:这样的水石奇观,游览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读这一段。
  师:我们乘船从孔隙经过,大约走了八、九米就来到了内洞。这里又有什么样奇特的景观呢?请大家默读第五段,用我们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人学习。再分小组讨论。思考: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然后有感情地读出来。
  生: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3)观察洞顶的双龙。
过渡: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课件出示:
师:是啊,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所以叶老在洞里走了一转,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们随叶老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
生2:我们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
师:金华的双龙洞,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叶老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同学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大家敞开胸怀,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吧!
(七)拓展:
1. 你曾经到哪里旅游过?选一处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一写。 2. 课下阅读叶圣陶的其他优秀作品。
(七)板书设计:
19 记金华的双龙洞
山路——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附件1《记金华的双龙洞》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进行自我评价。
我是小小朗诵家。
能够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得一颗星。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停顿得当得一颗星。
能够读出诗歌的意蕴美得两颗星。
(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利用小星星进行适当评价。)
二、我是小小书法家。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两遍,比比谁写得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三、在正确的读音上面“√”
  系(jì xì)绳子 稍(shāo sāo)微 蜿(wān wǎan)蜒
  漆(qī xī)黑  上源(yuán yán) 盘曲(qū qǎ)而上
  浙(zhè zè )江 仿佛(fú fó )  呈(chéng céng)粉红色
四、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地看 ⑥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异: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别的④特别的⑤奇怪
  1.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 )
  2.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
  3.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沙土 ( )的映山红 ( )的公路
( )地移动 ( )地流着  ( )地举起
六、读课文完成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
2.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再写了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全文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教学中学生带着这种如闻似见的感觉认真研读“一字一词一句”读熟,感情到位。文中作者就抓住典型景物写出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有详有略,鼓励学生掌握这种写作方法。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突出景物的特点,运用设问,假设等句式和说明,比拟的方法进行具体形象地描述。
不足之处:教学内容过多,对各个教学过程挖掘的深度不够;学生主动参与
的精神不够,教学气氛不活跃。
修改建议: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当是生命的对话,“是
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应该组织学生组织学生开展实物展示,角色转换,作画等活动方式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正确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