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检测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小明在此海峡的见闻不可信的是( )
A.香蕉、椰子等热带水果味美而价廉 B.当地华人华侨众多
C.众多船只穿梭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 D.当地午后多对流雨
2.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处在板块内部 B.处在板块交界处 C.位于印度洋中心 D.位于亚洲内陆
3.东南亚的国家中,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 )
A.越南 B.缅甸 C.新加坡 D.泰国
4.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的印度( )
A.有著名的建筑金字塔 B.班加罗尔是棉纺织工业中心
C.季风气候典型,旱涝灾害多发 D.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5.关于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B.地形自东向西分为三大地形区
C.受东北季风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 D.印度是南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被称为南亚次大陆。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R河为下列哪个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 )
A.巴基斯坦 B.印度 C.孟加拉国 D.尼泊尔
7.下面四幅图中,能够大致表示由P至Q地表形态变化的是( )
A. B.
C. D.
8.中东地区有“水比油贵”的说法,其主要原因是( )
A.冲突不断 B.宗教差异 C.气候干燥 D.污染严重
9.2019年美国达成对伊朗制裁决议,禁止其他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伊朗警告说,将封锁具有“世界油阀”之称的( )
A.直布罗陀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苏伊士运河
10.中东石油输出线路中,运输距离最远,外运量较大的是( )
A.波斯湾——管道——地中海——西欧、北美
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C.波斯湾——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西欧
D.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西欧、北美
11.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该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里海沿岸地区
C.墨西哥湾及其沿岸地区 D.地中海沿岸地区
12.下列四组国家、首都、旅游胜地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法国一巴黎一白金汉宫 B.越南一河内一下龙湾
C.意大利一罗马一古斗兽场 D.柬埔寨一金边一吴哥窟
下列国家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各不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关于上述国家和地区自然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降水丰沛,山河相间 B.乙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C.丙国主要位于寒带地区,长冬无夏 D.丁国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4.(小题2)对四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重工业和航天工业发达 B.乙地区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C.丙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丁国是世界石油出口大国
15.下列有关西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亚是亚欧“古丝绸之路”的途径地之一 B.水资源匮乏是西亚成为世界热点的唯一原因
C.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D.西亚多为阿拉伯人,人种为黄色人种
16.欧洲西部是近代科学技未发展最早的地区,很多国家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了具有特色 的产业部门,其中闻名世界的“钟表王国"指的是( )
A.瑞士 B.荷兰 C.挪威 D.丹麦
17.手机微信是现在家人、朋友和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一种常用方式。暑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去欧洲西部旅游并在朋友圈“晒”出了他的所见所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
A.在法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欣赏音乐 B.清真寺随处可见,很多人信奉基督教
C.在德国乘船游览了雄伟的峡湾,观看了午夜太阳 D.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牛羊肉及乳肉制品
18.欧洲西部是全球橄榄油(由橄榄果榨取)重要的产地,该地区生产橄榄油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
A.波罗的海沿岸 B.北海沿岸 C.地中海沿岸 D.北冰洋沿岸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读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C.泰山站 D.昆仑站
20.2016年,国家海洋局将推进“雪龙探极”“蛟龙探海”重大工程建设,确保“科技兴国”战略深入实施,“雪龙探极”,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在南北两极地区都建有考察站
B.南极地区虽被称为“白色荒漠”,但淡水资源丰富
C.极地地区气候条件恶劣,都没有人类的长期定居
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24.下面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轮廓及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6分)
(1)由甲半岛上的山川分布可以看出其地表形态特征是 。
(2)乙半岛所在的南亚地区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________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3)丙半岛上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该资源主要生产国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4)P,Q,R三地在气温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三地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________。
(5)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三大半岛上的国家都属于 国家。
25.东南亚、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图中A是__________洋,B是_____________海峡,C是_____________山脉。
(2)中南半岛雨季降水多,主要受_______季风的影响。
(3)两地区都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种植该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4)右图为东南亚的两种主要气候类型,比较两种气候特征的不同点 。
(5)以下三幅景观中在东南亚可见的是_____________图(填字母)。
A、 B、 C、
26.读中国主要远洋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轮船从中国大连出发,经马六甲海峡、A 洋、红海,可到达B 海
沿岸,该地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
(2)航线所经过的C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D半岛上有世界第 人口大国,该国2011年人口达到12.1亿。
(3)E地区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 (填语言),信仰 (宗教)。
(4)除E地区外,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也很丰富,其工业基础雄厚,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 (重或轻)工业发达。
(5)F地区大部分气候温和湿润,草场广布,多数国家的农业以 为主。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27.图示意欧洲西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及汉堡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欧洲西部主要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___,西临的大洋是___________。
(2)甲河主要流经平原,流域大部分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区,该气候的主特点是 。受地形和气候影响,甲河具有 、 的水文特征。
(3)欧洲西部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___________国家。该区人口增长缓慢。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2页,总4页
试卷第1页,总4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地理特征。马六甲海峡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故选项C不可信。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东南亚华人华侨众多;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对流运动强烈,午后多对流雨。
2.B
【解析】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C
【解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等。东南亚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是新加坡,该国家环境优美、市容整洁、到处鲜花盛开。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东南亚的旅游景观。
4.C
【解析】
试题分析:
著名的建筑金字塔位于非洲的埃及;班加罗尔是印度的高科技工业中心;印度位于南亚地区,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典型,由于西南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旱涝灾害多发;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快,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印度。
5.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南亚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故叙述错误;B选项地形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故叙述错误;C选项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故叙述错误;D选项南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故叙述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南亚的半岛、地形区、河流、国家和首都。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南亚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根据南亚的位置、地形、气候及主要国家等知识解答。
6. A
7. 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6.读图可知,R河为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农业主要的灌溉水源,故选A.
7.读图可知,P是喜马拉雅山地,Q是德干高原,中间是恒河平原,故C符合题意.
考点:印度的地势地形.
8.C
【解析】中东地区的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的地区,也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地区,而中东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水资源十分匮乏,水资源成为该地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有“水比油贵”的说法,故选C。
9.C
【解析】
试题分析: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
考点:该题考查西亚重要的海峡。
10.D
【解析】
中东石油输出主要依靠海运,主要输出到西欧、北美和日本。西欧、北美的输出量大,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有限,所以在中东石油输出路线中,外运量最大的是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西欧、北美路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海洋运输。
11.A
【解析】
试题分析: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通过管道运输,或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出阿拉伯海用船出口世界各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西亚或中东地区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中东范围和国家:①除阿富汗的西亚国家、北非的埃及。②纬度在200N~400N间,属热带、亚热带。长期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的原因:①“三洲五海”的兵家必争之地;②丰富的石油资源;③匮乏的水资源;④文化信仰的差异,各国为宗教而战。“三洲五海”之战略要地:中东位于亚非欧三洲交接地,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是大西洋到印度洋最短航程的必经之地。石油输出线路从波斯穿霍尔木兹海峡到阿拉伯海后分为三条线路:A线路向西: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美国;B线往南: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美国;C线向东: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文化差异: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圣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伊斯兰教尊称为圣城。耶路撒冷也是一座宗教城市,三大教都把它看作是圣城。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
12.A
【解析】
【详解】
关于以上四个国家首都与旅游胜地的搭配,法国的首都是巴黎,白金汉宫在英国;越南首都是酒河内,有著名的下龙湾;意大利首都是罗马,有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柬埔寨的首都是金边,有著名的吴哥窟,故选A。
13.B
【解析】世界上海外华 人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这里的华人、华侨大部分是广东省和福建省迁移出去的,东南亚具有地缘上的优势,故选B。
14.C
【解析】
【详解】
南极地区由于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从而被称为“白色沙漠”,由于多狂风,被称为“风库”。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
15. C
16. 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5.从图中可以判断出,甲为西亚、北非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以荒漠景观为主;乙地区为东南亚地区,地形特征山河相间;丙国是俄罗斯,由于纬度高,主要位于寒带地区,长冬无夏;丁国是澳大利亚,澳洲拥有如此多的珍稀动植物种类,并且特有动植物都是生物进化史上较古老的物种,所以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6.从图中可以判断出,甲为西亚、北非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乙地区为东南亚地区,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石油资源短缺。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国家和地区概况。
17.A
【解析】
试题分析:西亚是亚欧“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之一;水资源的匮乏是西亚成为世界热点的其中一个原因;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西亚多为阿拉伯人,人种为白色人种,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西亚的有关知识.
18.A
【解析】欧洲西部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很多国家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了具有特色 的产业部门,其中闻名世界的“钟表王国"指的是瑞士,该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少,利用这一特点,发展了精密仪器为代表的工业,故选A。
19.D
【解析】音乐之都维也纳欣赏音乐应去奥地利;欧洲基督教堂随处可见,很多人信奉基督教;挪威的峡湾海岸、在北极圈内还可以看到午夜的阳光;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合牧草的生长,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都有发达的畜牧业。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使地中海沿岸成为油橄榄 、柑橘等耐旱木本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欧洲的农业布局。
21. A
22. 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1.读图可得,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属于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内的北寒带和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都位于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A。
22.两极地区是指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内,A对;南极地区无定居人口,北极地区有定居人口(因纽特人),B错;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错;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北极地区气温比南极地区气温高,气温寒冷,D错;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极地地区的地理特征。
23.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在南北两极地区都有自己的科学考察站,其中北极地区一个,南极地区有四个;南极地区虽然被称为“白色沙漠”,但冰川深厚,淡水资源极其丰富;极地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北极地区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没有;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有关知识.
24.(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佛
(3)石油;美国;日本
(4)全年高温;Q
(5)发展中
【解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南亚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西亚石油资源丰富。
(1)从图中可知,甲是中南半岛,其地势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从图中可知,乙半岛是印度半岛,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3)从图中可知,丙是阿拉伯半岛,其石油资源丰富,世界上大部分石油都来自于这里,该资源主要出口到西欧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
(4)从图中可知,P、Q、R三地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三地在气温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全年高温。
(5)亚洲大部分是国家经济水平不是很高,图中南亚,西亚和东南亚都是发展中国家。
25.(1)印度 马六甲 喜马拉雅
(2)处于板块边缘(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3)水稻 热量充足、降水充沛等
(4)相同点:全年高温、降水丰富(高温多雨等)
不同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季(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等)
(5)C
【解析】
(1)根据图示:图中A位于印度南部,为印度洋,B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为马六甲海峡,C为喜马拉雅山脉。
(2)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3)水稻是喜温喜湿的农作物,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所以东南亚和南亚都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两种气候类型气温都全年高温,降水都较为丰富。不同点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季。
(5)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多雨,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排水隔潮,民居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以高脚屋为主。冰屋主要位于北极附近,金字塔位于埃及,属于北非。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东南亚、南亚的概况。
26.(1)印度地中(2)马来二(3)波斯湾阿拉伯语(4)重(5)C(6)B
【解析】(1)从图中看出,轮船从中国大连出发,经马六甲海峡、A 印度洋、红海,可到达B 地中海沿岸。
(2)C地区是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D是印度半岛,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该国2011年人口达到12.1亿。
(3)E处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该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里多数国家属于阿拉伯国家,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
(4)俄罗斯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为俄罗斯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俄罗斯工业发达,其工业特点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
(5)F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基本没有旱涝灾害,气候冷湿,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
(6)G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刚果是世界上出产金刚石最多的国家,南非是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
27.(1)北温带 大西洋
(2)温带海洋性 全年温和湿润 水流平缓;流量较大,冬季不结冰,水位季节变化小等。
(3)白色 发达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
【解析】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平方千米。
(1)从图中可知,欧洲的纬度位置位于38°N-68°N之间,主要位于北温带,西邻大西洋。
(2)甲河是莱茵河,欧洲比较繁忙的河流,主要流经西欧平原,其流经区域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主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受地形和气候影响,甲河具有 水流平缓;流量较大,冬季不结冰,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水文特征。
(3)欧洲经济发展水平高,主要是白色人种,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该区人口增长缓慢。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答案第8页,总8页
答案第7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