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语文诗歌知识:古代诗歌分类(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中考语文诗歌知识:古代诗歌分类(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6 21:2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古代诗歌分类
按音律形式分
按表达方式分
按体裁内容分
按题材内容分
古代诗歌分类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包括
注意“歌”《长恨歌》;“歌行”《燕歌行》“引”“曲”“吟”等均属于古体诗。
《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关雎》
古体诗
《楚辞》六言为主,开浪漫主义先河 《离骚》
乐府诗:五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的基础。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 ——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唐代古风、新乐府——唐以后以上这种形式的诗歌
特点:字数、句数、平仄、音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分类
近体诗
绝句
五言绝句
律诗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竹里馆》
《次北固山下》
《春夜洛城闻笛》
《登高》
排律(每首至少十句,中间各联都需对仗)
特点:字数、句数、段数、平仄、韵律等都有固定格式,有词牌
结构

单调(只有一段)
三叠或四叠(分三段或四段)
词,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极盛于宋。
双调(有两段)
字数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风格
豪放词
婉约词
特点: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又称词余,有曲牌名
分类

散曲
小令(独立的一支曲子)
杂剧
套数(曲):许多曲子(小令)组成了套数
《天净沙·秋思》
《窦娥冤》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叙事诗
抒情诗
哲理诗
《石壕吏》《琵琶行》
《游子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题西林壁》
山水田园诗
离别送别诗
咏物言志诗
边塞征戍诗
咏史怀古诗
思乡怀人诗
爱情闺怨诗
离别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标题中常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芳草
长亭短亭
杨柳

夕阳月
离愁 别恨
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典型意象)?
古道
笛声
远山

诗歌例析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思考:诗句是通过那些意象和事物怎样抒发情感的?
“雨”烘托伤感氛围。
“柳”“留”谐音,表达不舍分别之情。
“酒”衬托出彼此真挚的情意。
A、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真挚的友情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B、情深意长的勉励、安慰、祝愿兼及惜别之意
C、以惜别为题,实则写景或抒情(坦陈心志,表达远大的志向或抱负、天涯漂泊之感、悠悠思古之情等)。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意象:
     舟、长亭、杨柳、酒等。
表达情感:
A、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真挚的友情
B、情深意长的勉励、安慰、祝愿兼及惜别之意
C、以惜别为题,实则写景或抒情(坦陈心志,表达远大的志向或抱负、天涯漂泊之感、悠悠思古之情等)。
思乡怀远诗
何人不起故园情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1.羁旅愁思
2.思念亲友
3.征人思乡
思乡缘由
孟浩然《宿建德江》;张继《枫桥夜泊》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时空:中秋、重阳等佳节;春秋;黄昏;乡人乡音乡景、梦等。
物象:月、雁、笛、子规
寄托方式:
边塞征戍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
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风沙;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轮台;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边塞征战诗典型意象:
1、描写边塞荒凉悲怆或雄奇壮阔的山川景色,歌颂边塞得大好河山。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逢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雄奇壮阔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国学大师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内容情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李 白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4.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陇西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分类:
   A.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B.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从军热情;驰骋疆场的丰功伟绩;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C.征人思乡的情愁。(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边地环境的恶劣和从军生活的艰苦;或写戍边生活的单调无聊等等)
D.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批判朝廷的穷兵黩武;控诉边将的无能;揭露军中的不公与腐败;谴责边将的骄奢与朝廷的昏聩;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等等)
怀古咏史诗
千古兴亡多少事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a、感慨盛衰无常及昔盛今衰
越台揽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内容情感
b、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诗人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只用史实或就史实作出假设,表明自己的态度倾向。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表达感情:
a、感慨盛衰无常及昔盛今衰 
b、借古讽今,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c、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d、诗人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只用史实或就史实作出假设,表明自己的态度倾向。
咏物言志诗
一草一木总关情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a.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内容情感
b、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杨柳枝(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柳花开得那么鲜艳;柳色嫩黄,柳枝条条柔软如丝,但是或是没有车马,或是长在荒园里,又有谁来欣赏呢?
c、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
等的生活。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在林间啼叫比在笼中自由自在得多,不是一
种对自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吗?
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
 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a.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b、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c、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悔教夫婿觅封侯
爱情闺怨诗
内容分类:
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
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3.男女恋情诗。
二、爱情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大体有:
1、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秦观《鹊桥仙》
2、表现空闺独守的孤独、怨恨 以及思念、牵挂。
王昌龄《闺怨》
3.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或表达自己不被重用。 秦韬玉《贫女》
4、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注: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爱情闺怨诗常见意象:
1、 比翼鸟、连理枝:比喻夫妻,如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2、 红豆:象征爱情和相思。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3、 画眉:形容夫妻相爱。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4、 鸳鸯、比目:表现夫妻情深。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
5、 牵牛(牛郎织女):比喻夫妻间的思念。如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6、 金风玉露:表现七夕相会,相逢珍贵。如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7、 结发:比喻夫妻。如《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8、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落花喻指年华逝去,青春不再。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山水田园诗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a、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李白《望庐山瀑布》
b、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陶渊明《归园田居》
c、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孟浩然《过故人庄》
d、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苏轼《题西林壁》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思想内容 ——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山川永恒 人生短暂
 
“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业:
古代诗歌按题材分类整理,每种题材至少积累两句故事,写清楚题目作者。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