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秦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
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新课导入
骊山陵
朕为始皇帝。厚实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现存奇迹可见始皇帝欲立万世的努力
向北方运兵马粮草的秦直道
巩固岭南修的灵渠
阻止匈奴南侵修的长城
保卫国家安全的兵马
但这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核心素养:
一、唯物史观:运用辩证的观点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时空观:掌握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时间、原因和历史意义
三、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视频,了解巨鹿之战、楚汉之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
四、历史解释:根据史料分析,要重点掌握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
五、国家情怀:认识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我们要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新知讲解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心声:
(一)秦的暴政
秦国顺应民心统一天下,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争,百姓怎么还会苦呢?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20倍于古。”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现象。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 张养浩《潼关怀古》
秦朝的暴政
合作探究
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殿内可容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据考证,仅前殿面积就相当于三分之二的故宫面积,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修建阿旁宫
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块都值一条生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修建长城
骊山陵墓
秦朝时这四大建筑工程在修建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点?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长城
阿房宫
秦直道
“丁男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汉书·严安传》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秦朝一个什么社会现象?
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后果: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
徭役繁重
当时在秦朝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说明当时秦朝因为触犯法律被砍脚的人太多了,所以鞋子不好卖,大家都去拄拐了。
刑法严苛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反映了秦朝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前212年坑儒
前213年焚书
焚书坑儒
禁锢思想、文化专制
用一个词说出图片反映的事件,并说出之一事件的影响。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丞相李斯加以驳斥,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此即为“焚书”。
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此即为“坑儒”。
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法律严苛,刑罚极为残酷,单死刑就有车裂等10多种。
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上交国家。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①修建阿房宫
②造骊山陵墓
③修筑长城
④修驰道、运粮饷 ……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法律严苛
秦二世更加残暴
昏庸残暴,任意屠杀,不断加税加役,政治十分黑暗。
秦朝的暴政
秦朝的暴政
官逼民反
秦末农民起义
渤
海
黄
海
水
淮
水
江
江
长
黄
河
河
水
济
水
漳
水
渔阳
密云西南
巨鹿
平乡西南
戏
咸阳
咸阳东北
荥阳
淮阳
大泽乡
宿州东南
武关
丹凤东南
灵宝北
陈胜吴广起义地点
陈胜吴广进军路线
张楚
陈胜吴广建立的政权及地点
陈胜吴广活动地区
响应起义的地区
重要战役
陈
南阳
张楚
函谷关
前207年
前206年
秦末农民起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
阅读课文51-52页,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结合视频介绍,复述起义过程。
1.经过:
(1)时间:
(2)领导者:
(3)地点:
2.结果:
3.意义:
陈胜、吴广
大泽乡
建立张楚政权,但最后失败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那么由他们引发的秦末农民起义有没有失败呢?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灭掉了秦军主力,同时,刘邦趁机攻入咸阳,威名赫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4.秦朝的灭亡: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
鸿门宴
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很不满,刘邦不敢与他对抗,亲自到鸿门谢罪。项羽设宴接待刘邦,他的谋士范增劝项羽趁机杀掉刘邦,在宴会上几次示意,项羽不予理会,范增只好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沛公,几次都被项伯挡住,刘邦借口上厕所逃走。
三、楚汉之争
前206—前202年
1.经过:
2.时间:
3.结果:
刘邦取得胜利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4.性质:
争夺帝位的战争
十面埋伏
鸿门宴
楚汉之争
PK
汉王刘邦 西楚霸王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农民战争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项羽贵族出身,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拥军40万
刘邦布衣出身,当过泗水亭长,拥军不足10万
失民心
刚愎(bì)自用
指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善用人才
得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秦朝灭亡之前,项羽、刘邦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朝,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领导秦末农民战争,因而是代表劳动人民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性质上属于农民战争。
(2)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刘邦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一个称“西楚霸王”,一个称“汉王”,二人不再是农民起义领袖,其战争目的是争夺皇位,因此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战争。
合作探究
苦役繁累
赋税沉重
刑法严苛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巨鹿之战
刘邦攻入咸阳
秦的暴政
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
乱邦
秦崩
汉兴
课堂小结
A
1.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
课堂练习
2.《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些法律措施( )
A.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B.有利于秦朝的社会稳定
C.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D.禁锢了秦朝民众的思想
C
3.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史料的是( )
A.秦始皇兵马俑 B. 《资治通鉴》的记载 C.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A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时,旺旺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黄巾起义 ②大泽乡起义
③黄巢起义 ④李自成起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C
5.“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统治者和接受投降的分别是( )
A. 秦始皇和陈胜 B.秦二世和吴广
C. 秦二世和项羽 D.秦二世和刘邦
D
6.“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大重大事件是( )
A.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焚书坑儒
B.秦统一中国和秦末农民大起义
C.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和焚书坑儒
A
7.以下工程在秦始皇时修建的是( )
①阿房宫 ②都江堰
③灵渠 ④骊山陵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①③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