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这把剑历经两千多年,出土时仍锋利无比,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令世人对古人的铸造技术惊叹不已。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0.5m B.1.5m C.2m D.2.5m
2.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误差可以减少,也可以避免
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4.小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4.9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A.km B.m C.cm D.mm
5.小明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一块橡皮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 2.46cm、2.45cm、2.66cm、2.44cm、2.47cm,则橡皮的测量值应取( )
A.2.455cm B.2.46cm C.2.496cm D.2.47cm
6.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 )
A.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B.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7.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1.58cm B.1.58mm C.1.60cm D.8.60cm
8.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
A.量程为0-15 cm,分度值为0.5 mm B.量程为0-10 m,分度值为1 dm
C.量程为0-30 cm,分度值为1 mm D.量程为0-3 m,分度值为1 mm
9.老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这是中国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每次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50次,据此可知中医把脉一次约不少于多长时间( )
A.50min B.5min C.1min D.10s
10.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正确的是( )
A.如图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B.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0cm
C.如图中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如图中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
二、填空题
11.请给下列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唱一遍中国国歌时间约46______,某教学楼每层楼高为32______。
12.(1)如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分度值是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机械停表的计数是______s。
13.刻度尺是学生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遵守其使用规则,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如图所示为小明测量纽扣的情景,纽扣的直径是______cm。
1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为了让读数更精确,他应选择 _______(选填“甲”或“乙”)刻度尺。
15.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圈,如图所示,这把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线圈长度是______cm,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cm。
16.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17.小新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为了减小______,他用同一把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对硬币的直径测量了4次,测量的数据为2.47cm、2.48cm、2.69cm、2.49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除去错误的数据后,硬币的直径应为______。
三、实验题
18.小江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C.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d=
D.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
(2)小江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数圈数时由于粗心,数错了圈数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B
6.D
7.A
8.D
9.C
10.B
11.s dm
12.2.50 0.1 190
13.垂直 1.15
14.乙
15.0.1 5.00 0.20
16.被测物体的一端未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读数时视线未正对刻度线 刻度线未紧贴被测物体
17.误差 2.69cm 2.48cm
18.BDAC(或BADC)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