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地球的表面
“地球的表面”探究记录单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探究目标 观察并描述世界地形特点,描述地球表面特征。
世界地形图
获得信息 1.2.
1.观察世界地形图
2.观察我国的地形图
探究目标 观察我国的地形特点,描述我国的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图
获得信息 1.2.
3.“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探究记录表
探究目标 观察并描述地形地貌的特点,猜测形成的主要原因
探究过程 图片 地形地貌特点 形成原因
1.香港地质公园
2.长白山天池
3.敦煌雅丹地貌
4.黄土高原
5.黄河入海口
我的发现 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2.2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探究记录单
探究目标 制作并观察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实验材料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尺,小刀
探究过程 一、按比例制作模型 实际厚度模型厚度地壳17千米地幔2865千米地核3400千米
二、制作方法1. 用红色橡皮泥捏一个直径 厘米的小球,作为地核。2.再用黄色橡皮泥捏一个厚度 厘米的平面,包裹红色小球,作为地幔。 3.最后用一层薄薄的蓝色橡皮泥包裹起来,作为地壳。4.用小刀将制作好的模型对半切开。三、观察记录
我的评价 对比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从比例或结构等方面评价模型。
我的解释 怎样改进模型使其更接近真实状态?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地震的成因”探究记录单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地震实验,推测地震的成因。
我的猜测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过程 1. 如图1,将裁成两半的塑料盒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上一层保鲜膜。2. 如图2,用水、土混合成泥,将泥铺在塑料盒里。3. 待泥稍干后,将塑料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拉开的力模拟 ; 挤压的力模拟 。
实验现象 拉开: 挤压:
我的解释 地震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2.4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探究记录单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我的猜测 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过程 一、材料与工具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二、实验方法1.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形状。2.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稀释后的番茄酱,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3.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4.戴好护目镜,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实验现象 (可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看到的现象。)
我的解释 根据模拟实验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2.5 风的作用
“风的作用”探究记录单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试验,探究风对地球表面岩石的影响。
我的猜测
探究方法 小石块模拟 砂纸模拟
探究过程 1.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记录打磨前岩石的样子。2.用砂纸沿水平方向反复打磨岩石。观察打磨中岩石的变化3.再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后的岩石,记录你看到的变化。
观察结果
我的解释 风对岩石有什么影响?
2.6 水的作用
“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探究记录单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试验,探究降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我的猜测
探究方法 用泥土堆成的小山丘模拟 ;用喷壶洒水模拟 。
探究过程 1.先用泥土和带颜色的沙子堆成一个小山丘,记录此时小山丘的样子。2.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注意观察泥土和带颜色的沙子分别怎样移动)3.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的变化,观察并记录。
观察结果
我的解释 降雨使地表发生的变化: 。水还对地表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
2.7 总结我们的认识
“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探究记录单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要改变的因素
不改变的因素
探究过程 动手制作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用喷壶分别对两个小山丘从顶部模拟下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3、比较两个小山丘“降水”后的变化。
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 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
我的解释
比一比海洋和陆地的面积、相对位置
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呢?
图1
图2
可以结合实验现象和书本上的图片进行解释。
加热时需佩戴护目镜,注意安全。
打磨前
打磨中
打磨后
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岩石大小的变化、粉末的状态……
降雨前
降雨时
降雨后
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共21张PPT)
2022秋 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
2.7 总结我们的认识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聚焦
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
1 弯曲的岩层
2 长白山天池
3 敦煌的雅丹地貌
4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5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1.总结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
请你再次观察自己的活动记录单和图片,总结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对比之前的猜测,说说有什么不同?
探索
图片编号 地形地貌 形成的主要原因
1 弯曲的岩层
2 长白山天池
3 敦煌的雅丹地貌
4 黄土高原高上的沟壑
5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火山喷发形成
风的作用
水(降雨)的作用
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探索
总结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
探索
探索
探索
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这种现象就是侵蚀现象。
怎样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呢?
探索
研究内容
我的推测
实验方法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有无植物覆盖
坡度的大小、降雨的高度、降雨量的大小等
有植物覆盖,侵蚀程度小;
无植物覆盖,侵蚀程度大。
有无植物覆盖会影响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吗?
模拟实验+对比实验
探索
2.制定植物对侵蚀影响的研究计划
探索
如何保证实验的公平?
不同条件:一个小山丘有植物覆盖;
一个小山丘没有植物覆盖
相同条件:同样的小山丘模型
同样的降雨量
同样的高度进行“降雨”
探索
实验材料:
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探索
实验操作步骤:
(1)动手制作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
(2)用喷壶分别对两个小山丘从顶部喷水,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3)比较两个小山丘“降雨”后的变化。
探索
观看实验指导视频
1.小组分工合作。
2.实验中“雨水”要尽量洒在土地上。
3.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探索
实验温馨提示
探索
实验记录:
降雨前 降雨后
土壤样子
我的发现 带颜色的沙子堆在小山丘顶部
带颜色的沙子堆积在斜坡下部和玻脚处
说明降雨对土地的改变主要有侵蚀土地,冲走松散的土壤,造成水土流失。
探索
实验发现:
1.没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顶部被冲垮,表面形成一条条小沟,雨水带走大量的泥土。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顶部较完好,没有被冲出小沟,雨水带走泥土较少。
2.没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流下来的水很混浊,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流下来的水较干净。
结论: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比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受到的侵蚀作用更严重。
因为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减少土地中松散物质的产生,由此可以减轻侵蚀作用的危害,减少水土流失。
探索
1.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会给地表带来哪些变化?
2.当水流流过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是,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研讨
研讨
1.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以及带来的变化
影响地表变
化的因素
地震
火山喷发
风的作用
水的作用
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等
形成火山口湖、新增一块陆地等
形成戈壁、风蚀蘑菇、雅丹地貌及沙漠地形地貌
会侵蚀土地,形成沟壑;形成河湾、沙洲等地形地貌
研讨
2.水流对小山丘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植被覆盖的小山丘顶部保存较为完好,没有被冲出小沟,雨水带走的土壤较少。
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减少土地中松散物质的产生,从而减轻侵蚀作用,减少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