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课件(17张PPT)+微课+探究记录单

文档属性

名称 2.4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课件(17张PPT)+微课+探究记录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17 10:48:22

文档简介

2.1 地球的表面
“地球的表面”探究记录单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探究目标 观察并描述世界地形特点,描述地球表面特征。
世界地形图
获得信息 1.2.
1.观察世界地形图
2.观察我国的地形图
探究目标 观察我国的地形特点,描述我国的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图
获得信息 1.2.
3.“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探究记录表
探究目标 观察并描述地形地貌的特点,猜测形成的主要原因
探究过程 图片 地形地貌特点 形成原因
1.香港地质公园
2.长白山天池
3.敦煌雅丹地貌
4.黄土高原
5.黄河入海口
我的发现 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2.2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探究记录单
探究目标 制作并观察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实验材料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尺,小刀
探究过程 一、按比例制作模型 实际厚度模型厚度地壳17千米地幔2865千米地核3400千米
二、制作方法1. 用红色橡皮泥捏一个直径 厘米的小球,作为地核。2.再用黄色橡皮泥捏一个厚度 厘米的平面,包裹红色小球,作为地幔。 3.最后用一层薄薄的蓝色橡皮泥包裹起来,作为地壳。4.用小刀将制作好的模型对半切开。三、观察记录
我的评价 对比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从比例或结构等方面评价模型。
我的解释 怎样改进模型使其更接近真实状态?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地震的成因”探究记录单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地震实验,推测地震的成因。
我的猜测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过程 1. 如图1,将裁成两半的塑料盒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上一层保鲜膜。2. 如图2,用水、土混合成泥,将泥铺在塑料盒里。3. 待泥稍干后,将塑料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拉开的力模拟 ; 挤压的力模拟 。
实验现象 拉开: 挤压:
我的解释 地震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2.4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探究记录单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我的猜测 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过程 一、材料与工具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二、实验方法1.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形状。2.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稀释后的番茄酱,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3.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4.戴好护目镜,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实验现象 (可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看到的现象。)
我的解释 根据模拟实验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2.5 风的作用
“风的作用”探究记录单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试验,探究风对地球表面岩石的影响。
我的猜测
探究方法 小石块模拟 砂纸模拟
探究过程 1.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记录打磨前岩石的样子。2.用砂纸沿水平方向反复打磨岩石。观察打磨中岩石的变化3.再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后的岩石,记录你看到的变化。
观察结果
我的解释 风对岩石有什么影响?
2.6 水的作用
“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探究记录单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试验,探究降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我的猜测
探究方法 用泥土堆成的小山丘模拟 ;用喷壶洒水模拟 。
探究过程 1.先用泥土和带颜色的沙子堆成一个小山丘,记录此时小山丘的样子。2.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注意观察泥土和带颜色的沙子分别怎样移动)3.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的变化,观察并记录。
观察结果
我的解释 降雨使地表发生的变化: 。水还对地表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
2.7 总结我们的认识
“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探究记录单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要改变的因素
不改变的因素
探究过程 动手制作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用喷壶分别对两个小山丘从顶部模拟下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3、比较两个小山丘“降水”后的变化。
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 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
我的解释
比一比海洋和陆地的面积、相对位置
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呢?
图1
图2
可以结合实验现象和书本上的图片进行解释。
加热时需佩戴护目镜,注意安全。
打磨前
打磨中
打磨后
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岩石大小的变化、粉末的状态……
降雨前
降雨时
降雨后
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共17张PPT)
2022秋 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
2.4 火山喷发成因及作用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聚焦
天池
叙尔特塞火山岛
夏威夷
火山国家公园
聚焦
火山喷发是怎样的情景?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
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1
探索
观察图片并阅读文字,
想一想:火山喷发时会伴随哪些现象?
①形成裂缝地;
②岩浆喷涌;
③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
探索
火山喷发伴随的现象:
阅读课本第30页,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尝试分析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探索
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形成了屹立在四周的山峰。
形成火山口湖
探索
斯图赛是冰岛外海的一座火山岛。它于1963年~1967年内海面下火山爆发而形成,岛的面积最大值2.7平方公里。之后,由于风和波浪的侵蚀,逐渐变小,到了2002年,其面积为1.4平方公里。2008年作为世界自然遗产。
新增一块陆地
探索
2 火山喷发的成因
根据前面的学习,推测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并说说猜想:
高温高压?
地壳中存在着薄弱地带?
岩浆中存在着大量的气体?
探索
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
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
思考: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什么?
探索
注意:此实验验不要求同学们操作,请同学们观看实验视频,理解模拟实验的每一步要表现的内容。
土豆泥代表火山
番茄酱代表岩浆
酒精灯加热代表地
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探索
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依据实验现象,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探索
加热一段时间后,“火山口”会向外冒热气,过一会儿“岩浆”冒着气泡从“火山口”溢或喷涌出来。
基于实验现象,你能对火山喷发的成因进行解释吗?
探索
封口的土豆泥如同地壳的薄弱地带,地壳越到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番茄酱受热喷涌而出的过程和炙热的岩浆喷发的过程一样,岩浆在遇到地壳的薄弱地带时,就会喷出地表。
火山喷发的原因
探索
3 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课前你了解到火山喷发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负面影响
烧毁森林、房屋,
污染空气、泥石流……
正面影响
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
探索
1.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
2.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