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古诗词三首
小学四年级下册
词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体——“词”。会写“檐”等生字,能正确认读“翁媪、亡赖”等新词,能结合注释读词解意。
2.用边读边想、边读边思的方法,入境悟情。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词,体会辛弃疾表达的思想感情。
壹
清平乐·村居
题目
词牌名
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与唐诗历来并称“双绝”,都代表了一代文学之盛。
“清平乐·村居”由两部分组成,间隔号前是词牌名,规定词的格式,后面是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满江红
沁园春
渔歌子
卜算子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词与诗还有什么不同?
“词”每一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所以“词”又称“长短句”;
“词”不一定是四句或八句,词牌名规定句子的数量,有的还分段,叫“上下阙”;
诗歌有题目,词有词牌名,但不一定有题目……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wēnɡ ǎo
wú lài
b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媚好:亲热,亲密。
醉里吴音相媚好:老两口也许喝了点酒,带着点醉意,正用吴地的方言亲亲热热地聊天。这情景那样温馨,那样美好。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老两口会谈些什么?
聊孩子
聊生活
拉家常
乡村生活多么美好
关于苏轼
在宋代星光熠熠的文学殿堂中,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轼早年间顺风顺水,中年遭遇贬谪后,看淡功名,豁达洒脱。而辛弃疾一生壮志满怀,却报国无门。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军,六十八岁病逝。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遭奸臣投降派排挤被免官闲居于江西上饶,并在此生活了近15年。这一时期,他虽曾短暂出仕,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将满腔悲愤寄寓在作品中,是南宋首屈一指的爱国诗人,晚年归隐山村,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乡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正是此时所作的其中一首。
思考
问题
“最喜小儿亡赖”,还“喜”见到什么?
诗人希望,一家人待在一起,有房住,有活干,有饭吃,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生活安宁。
诗人喜爱农村和平安宁的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课文主旨
《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出作者对农村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