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6 22:3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於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我感到很疲倦离家乡还是很远,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边。
爱在西元前,爱在西元前。
以下关键词会让你联想到当今哪一个国家?
战争
石油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
巴格达
战争
石油
伊斯兰教
  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远古时期曾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地方,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世界历史
学习目标
通过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发展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特点,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课标要求
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了解楔形文字。
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
认识到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
中发展起来的。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
两河流域
新月沃地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有苏美尔、巴比伦、阿卡德、亚述等文明组成。
两河及两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
阿卡德
亚述
文明中心不断向上游迁移
巴比伦
地理位置
新月沃地
依据材料思考两河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什么?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H·G·韦尔斯《世界史纲》
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地理位置
思考:两河流域地区城市分布有什么特
点?为什么?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如何,
这样的地理位置会带来哪些影响?
分布在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水源丰富,有利于农耕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位于三洲交界处,地理环境开放,易受外部入侵,民族更替与王朝更迭频繁。
  两河流域无天然屏障,许多古代民族相继在此登台亮相,演出一部弱肉强食
的战争史——
阶段 文明 政权 时间
(公元前)
第一阶段 苏美尔文明 (公元前4000-2006年) 苏美尔早期王朝 2900-2334
阿卡德帝国 2334-3193
古提王国与拉格什第二王朝 2193-2120
乌尔第三王朝 2112-2006
第二阶段 巴比伦文明 (公元前2006-539年) 伊辛-拉尔萨 2006-1763
古巴比伦王国 1894-1595
加喜特王朝 1595-1157
伊辛第二王朝 1157-1025
巴比伦第五王朝 1025-732
亚述帝国 732-627
新巴比伦王国 612-539
发展历程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两河湍急的河水,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代文明。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
出现小国
产生小国
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当苏美尔地区各城邦混战之时,阿卡德人萨尔贡武力征服了苏美尔主要城邦,于公元前2334年创造了阿卡德大帝国。尽管在军事上萨尔贡取得了胜利,但由于苏美尔文明要远远高于阿卡德文明,阿卡德人几乎全盘接受了苏美尔文化,包括她的文字乃至
她的宗教。
阿卡德王国建立者萨尔贡一世青铜头像
阿卡德王国
初步统一
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文字”。
古老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完全消亡。19 世纪以来,考古学家陆续译解大批各种楔形文字,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学科——亚述学。
古老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制定了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太阴历
阴历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此外,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四则运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则。还会解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
60
进位制
进位制
请举出你身边日常生活中60进位制应用的例子?

巴比伦
王国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
(约前1792~前1750年在位)
汉谟拉比励精图治,用35年时间,在一连串战争中击败邻国,终于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他自称世界四方之王,众神之王。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古巴比伦王国
强盛
古巴比伦遗址和想像图
巴比伦古城的全景图,位于巴格达南85千米
古巴比伦城
古巴比伦城
强盛
古巴比伦王国
巴别通天塔想象图
空中花园,传说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现已不存。据说空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是巴比伦文明最优秀的建筑代表是建造于公园前7世纪的空中花园,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人们根据传说绘制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图
空中花园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公元前539年,来自伊朗高原的波斯征服了巴比伦,波斯文明取代两河文明,两河流域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获独立。
两河文明的衰落
衰亡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还试图通过法典来维持帝国的统治,在这点上,《汉谟拉比法典》是涉及范围最广和最完整的美索不达米亚法典。
——(美)《新全球史》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然后主人可以割掉奴隶的耳朵。(第282条)
倘藏匿此奴隶于家中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第19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这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第205条)
——《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在保护谁的利益?
目的
1.社会等级:
2.家庭奴隶制:
3.经济领域:
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
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内容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一等级
我是小法官
三人来到法庭上,你会如何判决,为什么?
人物介绍: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阿某;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维某;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案例:阿某与维某合开了一家船舶货运公司,雇佣了穆某为船工,帮助其运输货物,有一次穆某因自己疏忽导致沉船且船上物资全部损失。阿某得知此事之后非常生气,阿某与穆某发生冲突,维某儿子前来劝架,但因争执激烈,不慎导致维某儿子眼睛受伤,穆某牙齿脱落。
第99条: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第237条: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椰子或任何其他货物,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
判决一:穆某赔偿阿某全部损失。
社会生活: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显示出古巴比伦繁荣的商品经济。
第196条: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损毁任何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毁其齿。
原始观念:保留了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法。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判决二:损毁阿某的眼睛
第201条:若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牙齿,则应赔偿三分之一明那。
判决三:阿某赔偿穆某三分之一明那。
我是小法官
穆某妻子来到法庭上,你会如何判决,为什么?
人物介绍: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鲁某;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案例 :上次判决之后,穆某向鲁某借了一大笔钱赔偿了阿某的经济损失并且答应3年后一定按时还钱。但是3年之后穆某无力偿还之前的债务,他只好把其妻子、儿女卖给鲁某抵债,妻子不从,状告穆某将自己与子女买为债奴。
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
判决结果:穆某妻子申诉无效,驳回申诉
奴隶制度:家庭奴隶制盛行,男性家长拥有绝对权威。
我是小法官
众人来到法庭上,你会如何判决,为什么?
人物介绍: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鲁某;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案例 :穆某妻子申诉被驳回之后,穆某妻子、儿子都成了鲁某的奴隶,一次穆某儿子和鲁某的儿子玩耍时不慎打了鲁某儿子的脸。
第205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颊,则应割其耳。
判决结果:割掉穆某儿子的耳朵
法典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法典全部内容刻在一根黑色石柱上。法典的石柱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苏撒古城发掘。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石柱高2.25米。分为浮雕和文字两部分。下面文字共约8000字,分为序言、正文(282条)和结语三部分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汉谟拉比
太阳神沙马什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汉谟拉比法典》是兴盛于中东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象征。这座由巴比伦在公元前18世纪建造的高大的玄武岩石碑,既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件历史和文学作品,还是在圣经法典之前的古代最全面的司法典籍。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讲解词
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涉及面最为广泛。它包罗万象,无所不至,可以称得上是了解古巴比伦社会的百科全书。
《汉谟拉比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西亚各国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据现今所知,亚述、希伯来、波斯甚至东方希腊化国家的法律,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该法典的影响 ,或直接使用该法典。而在巴比伦本地,这部法典直到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2000年还在继续使用,足见其生命力之顽强。——林之满、萧枫《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
美国国会大厦的汉谟拉比浮雕
影响
发展历程——古巴比伦王国
出现小国
(苏美尔人)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00年
初步统一(阿卡德人)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完成统一
统一时间:
统一人物:
制度:
地位: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
君主专制制度(奴隶制国家)
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约前3500年
约前24世纪
约前2070年
前18世纪
前1595年
前539年
前525年
前221年
两河流域出现小国
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
中国夏朝建立
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灭亡
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
中国秦朝建立
两河流域文明进程示意图
1.地理位置
2.发展历程
(1)律法
古代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3.文明成就
(2)文字
楔形文字
(3)历法
阴历
(4)算术
60进位制
(1)产生小国
(2)初步统一
(3)强盛
①目的
②地位
③内容
④影响
伊拉克追回部分因战争丢失史前文物
在美军占领下的千年古都巴格达,著名的博物馆竟然遭到大规模的劫掠,大批价值连城的文物不翼而飞。人类文明在浩劫下呻吟,文物工作者痛心疾首。 ——新华网华盛顿2003年4月13日电
收藏有人类最早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证物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曾被视为世界文化宝库之一,但现在几乎已被劫掠一空,至少17万件文物不知去向。这一切,仅仅发生在美军大批进入巴格达后的48小时以内。
——美国《纽约时报》 2003年4月13日
两河文明
在哭泣
1、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 )
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
B




2.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中国文明 D.古埃及文明
A
3、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他们纪念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印章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4.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法典的颁布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此“法典”是指( )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法国民法典》
C
B




5.《汉谟拉比法典》第282条规定:“若奴隶忤逆主人,一经定罪,主人可以割下他的耳朵。”这表明法典( )
A.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D.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6.《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传播广泛 B.思想落后 C.内容全面 D.影响深远
C
C




同学们,
下节历史课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