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6 22:28:0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0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
文体介绍
Style introduced





事理说明文就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程序等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客观、科学、准确”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学习价值
Style introduced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及作用,了解影响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等说明顺序的作用。
3.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Learning goals
作者简介
Author's introduction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Accumulation
生字学习
zài
载 途
méng
萌 发

簌 簌
qiáo
连 翘
词语学习
孕育
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翩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销声匿迹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The overall perception
读完题目,你是不是感到有点奇怪,大自然有语言吗 有的话,它跟我们说了些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听懂”大自然的语言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了解竺可桢先生所做的科学解说。请你重点关注他是怎么把复杂、抽象的东西说得明明明白的。
大自然的语言?
研读1~3段
The overall perception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3段,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思考作者是怎样引出物候及物候学的概念的。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2.使用这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提示
研读1~3段
The overall perception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3段,概括主要内容,思考作者是怎样引出物候及物候学的概念的。




列举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
第一段
列举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段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第三段
事实
事实
知识
由事实到知识是一种由现象到本质(综合思维)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使读者易于理解。
整体感知
The overall perception
读第一、二自然段,圈出其中使用生动的词语,进行赏析。
翩然
簌簌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
燕子在空中轻盈舞动
秋叶在空中哗啦哗啦翻飞,
掉到地面上的样子
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
研读4~5段
默读,概括主要内容,思考这部分与上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画出1-5段的结构框架图。(5min)
主要内容: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和上文的关系:这一部分是对上文介绍的物候观察的价值意义的说明
研读4~5段
小结
第二课时
大自然的语言
研读6~10段
1.默读,总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2min)
提示:关注第6段和7~10段的内在联系,关注7~10段各段的中心句。
主要内容: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分析:第6段和第7~10段从形式上看是问答关系,第7段~10段是对第6段问题的回答。第6段和第7段~10段从逻辑上是总分关系。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的差异/Latitude difference
经度的差异/Longitude difference
高下的差异/Difference in height
古今的差异/Time difference
研读6~10段
2.再次默读7~10段,思考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他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来说明。(3min)
提示:物候学研究物候对农业的作用。请从这个角度考虑4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说明顺序:由主要到次要
分析:这因素是主要还是次要,要从它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小来判断。我国南北各地受纬度因素影响,光照、温度、湿度差异大,纬度因素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是最主要因素;经度因素影响沿海地区,重要性小于纬度;高下因素只影响局部山地,重要性小于高下因素;古今因素虽然存在,并不影响我们某年某季某月某项具体生产活动比较次要。
3.请精读第7段,给每个句子标上序号。逐句概括大意并看看句子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体会竺可桢是如何把纬度对物候现象出现的影响介绍得清清楚楚的(5min)
这一段首先明确说明对象,接着说明从地域上看,呈现出南早北晚的总体规律,然后又说明从季节(时间)上看,南北差异又有所不同。句子间内在联系紧密;再加上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把纬度对物候现象的影响说得深入浅出、清清楚楚。
我国幅员辽阔,物候现象复杂,影响物候的因素很多,竺可桢从中发现影响物候的关键因素——-纬度,以它为坐标,清晰地呈现出物候现象南早北晚这一规律。这种思维是综合思维,方便我们一下子认清复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非常有价值。6-10段的整体内容都是综合思维的结果。
4.请运用学习第7段的方法,精读8、9、10段,找到每段影响物候的因素,并且举例分析。(3min)
思考: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例如:第8段:受经度差异影响,春天近海比内陆花开晚。
第9段:受高下差异影响,植物抽青、开花等春夏两季越高越迟,秋天乔木落叶越高越早。无风的夜里,山腰无霜,山脚有霜。
第10段:受古今差异影响,现代植物抽青、开花比古代早。
基本方法:根据要素,把情况分类,从几个角度介绍特点和规律。多用举例子、列数字。
请继续画本文的结构图。(2min)
事实
事实
知识
知识
价值
价值
说明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
由特点到用途
由主要到次要
阅读文章,思考全文四个部分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提示:
1.结合结构图思考全文四部分说明了哪些内容。
2.进一步思考这些内容是从哪几个不同方面进行说明的
说明方法
Method of explanation
第七自然段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第八自然段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第九自然段
做比较,举例子,作诠释。
第十自然段
举例子,做比较,列数字。
为了将几个因素说明清楚,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
Method of explanation
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举两例是必要的。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想当然,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才能使人确信无疑。




FEATURES
准确
严谨
生动
典雅
语言特色
Language features
准确
严谨
1.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3.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语言特色
Language features
生动
典雅

准确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
次第
一个接一个。帖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的气息。
渐渐
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簌簌
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

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课堂小结
Brief summary
1.本文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研究物候对农业很重要,影响物候现象出现的四个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本文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由特征到用途,由主要到次要等顺序进行说明,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3.本文主要采用了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方法进行说明。
4.语言准确,又不失生动优美。
课外拓展
Extracurricular expanding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包含了什么物候知识?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课外拓展
Extracurricular expanding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包含了什么物候知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龟背潮,下雨兆。
泥鳅静,天气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