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重点)
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分析影
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重、难点)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想一想:你居住的环境与下面哪幅景观图更相似?
1
2
3
4
一、聚落的分类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1,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一般分为哪两种?划分聚落的依据是什么?乡村聚落又可以根据生产方式划分为哪些类型?
(2)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又有哪些差异?
1
4
2
3
乡村
城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聚落 房屋高矮和多少 道路多少和宽窄 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 人口密度大小 自然景观改变多少情况
乡村
城市
高而多
矮且少
少而窄
多而宽
少
多
小
大
改变少
改变多
差异
生活在城市聚落中的人们,从事哪些工作呢
服务业
工业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聚落的分类
耕作
放牧
捕鱼
伐木
说说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C
B
A
二、聚落与环境
合作探究
湖泊
河流
荒漠
请选择土壤条件
盐碱地
荒漠土
黑土地
请选择气候条件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炎热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终年严寒
古希腊罗马
黄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资源
平坦
充足
肥沃
适宜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你还能想到其他自然因素吗?
丰富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思考:①②③三个乡村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
1
2
3
想一想:如果让你选择居住地,你认为具备怎样自然条件的地方才够理想?
形态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
自然环境不仅影响聚落的分布,也会影响聚落的 ……
聚落与环境
1.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地形、气候、资源、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
2.世界聚落的分布:
①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聚落密集。
②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社会条件。
【小 结】
西亚沙漠地区
热带雨林地区
北极圈附近
内蒙古草原
黄土高原
假设你生活在这些地区,你将选择什么材料、搭建成什么样式的房屋呢?
西亚沙漠地区
沙漠地区
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具有厚墙、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传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吹进的热风。
热带雨林地区
竹楼
热带雨林地区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地区
热带地区全年炎热多雨,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就地取材,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草屋
树屋
温带草原地区
蒙古包
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及拆卸。
黄土高原
窑洞: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就地取材。这里气候干燥,土质十分坚固牢靠,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 窑洞有厚厚的屋顶和墙壁,使得窑洞能保温也能隔热,冬暖夏凉。
寒带地区
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建筑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雪屋 严寒 雪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墙厚,保温性好。
黄土高原的窑洞 干燥,冬冷夏热 利用厚厚的黄土层,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
傣族竹楼 (高架屋) 潮湿,炎热多雨 双层,楼上住人。凉爽,通风,防潮。
新疆的平顶屋 干燥,风沙大 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
西亚的乡村 炎热,干燥 墙厚,窗小。可以减少白天太阳热量的传入和沙漠吹来的热风。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它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
巴黎许多著名的建筑就分布在塞纳河两岸,岸上的座座建筑色彩分明,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协和广场、市政厅等名胜都可以尽收眼底。连接两岸的风格各异的桥梁也一座座迎面扑来,使人目不暇接。
托莱多——西班牙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活动: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阅读教材中资料一、资料二的内容,并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你怎样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的评语?
2.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3.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呢?
1、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地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
2、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
3、有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了解前人的文化和技术成就,并有助于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聚落与环境
聚落的分类
乡村
城市
差异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聚落的分布
聚落的形态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聚落的价值
破坏严重
保护措施
练习:
4.聚落可分为( )
A、乡村与牧村 B、乡村与渔村
C、乡村与林场 D、乡村与城市
1、适合人类居住的聚落地区是( )
A、气候寒冷的北极地区 B、温带湿润的平原
C、干旱的沙漠 D、地势高峻的山区
2、因纽特人的房屋是( )
A、窑洞 B、竹楼 C、冰屋 D、渔船
3、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保护的文化遗产是( )
A、所有的建筑物 B、主要指自然遗产
C、山西平遥古城 D、山东泰山
B
C
C
D
5.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落就是人们休息的地方
B、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来的
C、一般说来,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D、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聚落
B
6.下列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建议,哪种更合理( )
A、全数保护下来,不能拆除
B、太破旧了,影响市容,干脆全部拆除
C、四合院是北京民居最大特色,应予以适当保护
D、把四合院全部拆掉,照原样重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