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选有答案
人教九上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2、已知分子的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分子的质量。如图在玻璃管两端的棉花上分别滴上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较浓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无法确定
3、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4、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分子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能独立存在;④离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通过你的学习,你认为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
A.① B.①③ C.④⑤⑥ D.③⑤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变成离子后,电子层数可能不变
B.原子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C.原子整体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内没有电荷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态氧、河水 B.二氧化碳、氧化镁
C.铁锈、冰水 D.氯酸钾、二氧化锰
7、铝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质子数不同
8、科学家合成的环状碳分子C18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
A.核外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
10、“含氟牙膏”、“加碘食盐”中的“氟”、“碘”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12、对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3、“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硒 B.硅 C.铝 D.锡
二、填空题。
14、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压时,6000 L氧气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D为黄色固体,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A_______, D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文字表达式:B→C__________。
(3)画出D物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16、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依据是______。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3)D中x=______;C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5)下表列出了一些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一条排列规律是:_________
17、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数,________依次递增。画出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①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能形成带____电荷的________离子(填“阴”或“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
②氯原子与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________相同。
(3)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的有____(填编号)。
A 核内质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元素的化学性质 D 微粒的电性
18、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根据下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钙离子;
(3)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则钙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周期。
19、小红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将含有酚酞的蒸馏水分别盛于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小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1)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溶液表面变红,猜想: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两种物质)。
(2)烧杯B中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这说明________不会使酚酞溶液变红。
(3)浓氨水从烧杯C中挥发出来。从微观角度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A、B、C、D 四种元素,A 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的倒数第二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 1/4,C 的阳离子 C+比 B 原子多 2 个电子,D 和 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则
(1)A 是什么元素_______?
(2)请画出 D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A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什么_______?
三、实验题、综合题。
21、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品红在_____(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溶液无明显变化,B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实验3中,称取a g酚酞溶液,放置1小时后读数变为a1 g。若用a g浓氨水代替酚酞溶液重复上述实验,1小时后读数变为a2 g。则a1_____a2(填“>”、“=”、“<”)。
22、(综合题)如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
(2)C粒子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X=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5)画出下列离子的结构示意图:Mg2+ ;S2- ;
(6)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A.Cl和Cl- B.Co(钴元素)和CO C.H和He
D.和
(7)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选有答案
人教九上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B
2、已知分子的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分子的质量。如图在玻璃管两端的棉花上分别滴上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较浓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无法确定
【答案】C
3、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答案】D
4、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分子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能独立存在;④离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通过你的学习,你认为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
A.① B.①③ C.④⑤⑥ D.③⑤
【答案】A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变成离子后,电子层数可能不变
B.原子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C.原子整体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内没有电荷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
【答案】C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态氧、河水 B.二氧化碳、氧化镁
C.铁锈、冰水 D.氯酸钾、二氧化锰
【答案】A
7、铝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质子数不同
【答案】D
8、科学家合成的环状碳分子C18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答案】A
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
A.核外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
【答案】D
10、“含氟牙膏”、“加碘食盐”中的“氟”、“碘”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答案】D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答案】A
12、对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答案】A
13、“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硒 B.硅 C.铝 D.锡
【答案】B
二、填空题。
14、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压时,6000 L氧气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分子间存在着间隔
15、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D为黄色固体,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A_______, D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文字表达式:B→C__________。
(3)画出D物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答案】(1)氧气 硫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
16、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依据是______。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3)D中x=______;C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5)下表列出了一些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一条排列规律是:_________
【答案】AB 质子数相同 B 8 Cl- MgCl2
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或同一周期,由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等
17、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数,________依次递增。画出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①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能形成带____电荷的________离子(填“阴”或“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
②氯原子与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________相同。
(3)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的有____(填编号)。
A 核内质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元素的化学性质 D 微粒的电性
【答案】(1)三 电子层数 质子数
(2)得到 负 阴 Cl- F 最外层电子数 (3)A
18、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根据下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钙离子;
(3)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则钙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周期。
【答案】40.08 失去2 四
19、小红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将含有酚酞的蒸馏水分别盛于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小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1)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溶液表面变红,猜想: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两种物质)。
(2)烧杯B中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这说明________不会使酚酞溶液变红。
(3)浓氨水从烧杯C中挥发出来。从微观角度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空气 氨气 (2)没有明显现象 空气 (3)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0、有A、B、C、D 四种元素,A 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的倒数第二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 1/4,C 的阳离子 C+比 B 原子多 2 个电子,D 和 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则
(1)A 是什么元素_______?
(2)请画出 D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A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什么_______?
【答案】H H2O
三、实验题、综合题。
21、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品红在_____(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溶液无明显变化,B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实验3中,称取a g酚酞溶液,放置1小时后读数变为a1 g。若用a g浓氨水代替酚酞溶液重复上述实验,1小时后读数变为a2 g。则a1_____a2(填“>”、“=”、“<”)。
【答案】热 分子在不断运动 >
22、(综合题)如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
(2)C粒子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X=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5)画出下列离子的结构示意图:Mg2+ ;S2- ;
(6)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A.Cl和Cl- B.Co(钴元素)和CO C.H和He
D.和
(7)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1)非金属;13. (2)阴离子;8.
(3)BC; (4)B。
(5);。 (6)A。 (7)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