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毕业》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明天,我们毕业》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23 22:3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明天,我们毕业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眷”、“偎”、“鹰”三个字;结合语境辨析 “眷恋”、“五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文眼“眷恋”这个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理清脉络,提炼小标题,运用合并“小标题”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3-5自然段的总分总结构。
3.精读作者选取的三个镜头场景,聚焦“刚入学时的情景—六年的学习生活—六年的成长经历”这条主线,感受校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
4. 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领悟文中选取典型场景叙事、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适当的练习。同时,以“毕业赠言”或“老师(同学),我想对你说……”的形式,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
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课文,围绕文眼“眷恋”这个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理清脉络,提炼小标题,运用合并“小标题”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聚焦“刚入学时的情景—六年的学习生活—六年的成长经历”这条主线,感受校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
难点: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习得作者选取典型场景叙事以及先叙事后抒情的写作手法,领悟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进行适当的练习。同时,以“毕业赠言”或“老师(同学),我想对你说……”的形式,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段话。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情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 在整体感知环节,围绕文眼“眷恋”这个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理清脉络,提炼小标题,运用合并“小标题”法,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培养和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批注式阅读、自主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并通过播放音乐、图片,使学生逐步感受语言文字的分量。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从而,在学生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4.在整个自读感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朗读理解的情感变化,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自制毕业书签或卡片、收集古今中外,赞美老师的诗句、名言等。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整理师生课前收集的六年的学习和生活照片。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大屏幕播放:课前师生共同收集的校园美景和六年来生生、师生学习、生活的典型场景图片,并配乐歌曲《在分离的那一瞬间》。
同学们,六年来的学习生活是那样的诱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这如诗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情激所致,学生心中涌动着汩汩真情,即刻畅所欲言,教师可顺势而导,不必寻求统一,学生直表胸臆即可。)
2.师小结引题:是呀,在分离的那一瞬间,心中虽有千语万言 也不能表达我们的情感。丁雪飞老师是一位感情丰富的特级教师,她在回顾小学生活时曾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过一篇散文—《明天,我们毕业》。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3.解题: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课题在“明天”和“我们毕业”之间加上了一个逗号,为什么?
(突出了时间上的特殊性,在瞬间的停顿中渲染了离别的气氛,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不舍与依恋之情。)
过渡: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学生活,去领略那份美好与纯真!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昨天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就将自己预习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组同学及时进行补充。)
(1)检查生字的识、写。
投影出示本课生词,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朗读(重点指导加点字的读音)。
①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纠正读不准的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②强调“炽”字读音是“chì”,“诲”读四声huì;“帖”是多音字,在这里读“tiè”。
tiě(请帖) bēn(奔跑) juàn(画卷) sāi (瓶塞)
帖 tiē(妥帖) 奔 卷 塞 sài (边塞)
tiè(字帖) bèn(直奔) juǎn(卷心菜) sè (阻塞)
③重点指导书写:
眷:下面是“目”,不要写“日”,上横比下横稍短,撇捺要伸展。
矫:左窄右宽,右边的“乔”倒数第二笔是竖撇,不要写成竖。
偎:右边的“畏”不要多加一撇。
鹰: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2)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注意:有些词语还要结合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理解。)
(3)检查朗读、理清层次、整体感知。
①指组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②通过我们对课文的朗读,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了作者对老师、对母校怎样的情感?(浓浓的眷恋之情)
③作者的眷恋之情是撷取了母校生活的哪些美好记忆的印迹来展现的?你能给作者选取的这些母校生活镜头加个小标题吗?
(刚入学时的情景,六年的学习生活,六年的成长经历。)
④初读感知:你能依托小标题,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什么吗?
(课文主要通过作者对六年学习生活及成长历程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4)直奔中心句
①提示: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文中哪一句话直接概括了全文内容?
指名说。(课文第一段)
②这句话中有一个关键词?(眷恋)
过渡:“作者到底眷恋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感受作者那浓浓的不舍和依恋之情。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抓文眼,品味“眷恋”
1.出示中心句
2. 品读、交流:
(1)“眷恋”是什么意思?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作者最眷恋的是什么呢?
(相当于“留恋”、“依恋”;眷恋美丽的校园、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2)“眷恋”和“留恋”一字之差,之间有什么区别?(请学生查字典)
(“眷恋”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深深的留恋”。那也就是说,“眷恋”的感情要比“留恋”——(深!)
(3)还会眷恋什么呢?(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
3. 学生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深深眷恋美丽的校园?为什么深深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为什么深深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相互启发,教师巡)
4. 联系自己,展示心声:
同学们,毕业倒计时的钟声已经敲响,忆往昔,一场场一幕幕,记忆犹新。
此时此刻,你又眷恋什么呢?(鼓励学生大胆说自己真实的想法)
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很受感动!至于作者的想法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让我们接着学。
(四)作业:
1.抄写文中生字组成词语和四字词语。用“眷恋”和“五彩斑斓”各说一句话。
2.交流: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
3. 积累关于赞美教师、学校的名言、优美语段等。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课后生词,做到正确、书写规范。出示订正
2. 选择默写中的词语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关文眼:眷恋)
(二)精读感悟,合作探究:
六年的母校生活就要结束了,可聪明的是否还记得刚入学时的情形?让我们来共同分享六年前那温馨的一刻。(配上一组学生开学到校时的镜头)
1.眷恋之一:刚入学时的情景:诱人 学生边看画面,(师)深情表白:
(1)交流心得,回味场景,理解:“依偎”“憧憬”。
(“依偎”:紧挨着,亲密地靠着。可以通过同位之间做做这个动作来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现在,即将毕业的你,当时的“憧憬”实现了吗?)
(2)“诱人”是什么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学校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最“诱人”的是什么?
(课件展示:相机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理解“绿草如茵、窗明几净、天真烂漫、和蔼可亲、油墨香气”等词语。)
(3)再读课件出示的词组,你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的 )
练习: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 )的操场 ( )的教室 ( )的同学 ( )的老师 ( )的课本
(4)再次回想自己刚入学的情形,想一想,学校还有哪些地方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也是“诱人”的?请用同样的词组方式写下来。
出示填空: 的 , 的 , 的 ,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5)从这些修饰语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切都是那样诱人"。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你能读出它的诱人吗?(边读边想像文字中所描绘的画面)
(6)再次欣赏校园画面,渲染“眷恋”情感。
齐读:我还清楚地记得,6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小结:是啊,光阴似箭,六年的时光马上就要过去了,母校啊,依然风光无限,她留给你的不仅仅是“诱人”,更多的是深深的眷恋……可明天就要毕业了,你不想对母校说什么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过渡: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才”美丽的校园是学生们快乐学习、成长的摇篮。那么,六年的学习生活留给学生们又是怎样的印象呢?
2.眷恋之二:6年的学习生活:难忘
 (1)自由读3-5段,想想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结构?(总—分——总)
又描述了六年学习生活的哪些场景?请标画出来,并用简洁的语言做好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展示:
(清晨、早操、课堂上、中午15分钟、课外兴趣小组)
——这是我们小学生一天的学习场景,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或几个场景,好好品读一下相关的语句,并说说你对此场景“情有独钟”的原因?与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快乐。
——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一幕幕的学习场景,标画出来并赏析。
——这句话采用怎样的修辞手法?(比喻)把 比作
——“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那些?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多姿多彩) 
——什么是“画卷”?这是一幅 的画卷?
——为什么把六年的学习生活比作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想一想这句话与本段后文是怎样的关系?(总分)
(3)作者列举的五个学习生活场景让你记忆犹新,在回忆中,除感受到快乐,更多是表达怎样的情感?(眷恋)
(4)师生互动引读:
当清晨的校园有了我们,(生读“每天清晨……)
当优美的音乐响起,(生读“早操开始了……)
当“叮铃铃”的上课铃声响起(生读“我们飞快地……)
当老师富有磁力的声音在我们的耳边响起(生读“在课堂上……)
当中午15分钟写字的乐曲声响起,(生读“我们一笔一画地……)
当放学后,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到了(生读“一到这个时候……)
(5)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想一想除了作者列举的这些外,还有哪些?(学生交流)作者没有一一列举出来,而是运用了省略号,代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你能尝试再写出几个吗?
(6)“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使用什么修辞手法?
(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我们的学校活动也很丰富,你能想到哪些镜头?你能用类似的排比句说一说你的校园生活吗?运用“有的……有的……有的……”
(7)是的,六年的校园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这一千多个日子里有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如果你来写的话,你要选取哪些场景来写?你仿佛从这些场景中看到了什么?(再次播放课前学生收集六年的生活照片:有诗歌朗诵,跳舞,画画,郊游……学生任选画面,老师相机播放。)
(8)出示:
——指名读,说说“这些”指什么?“精神财富”指什么?
(“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
——“学到了、懂得了、更感受到了”这三个词语说明什么?从中领悟到什么?
——转换句式:“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反问的语句包含肯定的意思: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忘记!)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把自己的这种对母校的难忘之情读出来吧!(配乐:献给爱丽丝)
(9)小结:是啊,课文所写的,不正是我们熟悉的学习生活吗?作者多高明啊,用一天的学习生活的场景概括了六年的全过程,这就是选取典型场景叙事。以后我们写作时也可采用这种手法。板书:选取典型场景叙事
(相机向学生介绍这种写作方法。)
课前,同学们积累许多赞美学校的名言、语段,能与大家分享吗?
赞美之中隐藏着浓浓的眷恋之情,你也尝试着写一段话赞美一下母校吧!
过渡:我们不能忘记这快乐的学习生活,更忘不了我们敬爱的老师。
3.眷恋之三:6年的成长经历:感恩
有感情的朗度6、7两段边读边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无法忘记敬爱的老师们?
(1)小组讨论交流:我们的每一点成绩、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作者有哪些切身的体会呢?他都列举了哪些事例?
学生汇报:师相机出示:
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
(引领学习、参加活动、指导科技小组……)
——自由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排比句式,反复出现“是您”一词)
——再品读这段话,说说“是您”反复出现,把你带到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体会到作者表达对老师赞美、感激之情)
——你能读出这种对老师的赞美、热爱、眷恋之情吗?(个人读,齐读)。
——这里一组排比句,特写了三个镜头,用叙事的方式写出了老师对同学无微不至地帮助。老师为我们仅仅只是做了这些吗?他们还为我们做了什么?你能尝试运用“是您”句式开头说一说吗?相信省略号部分你填写的内容会更丰富
仿写句子:是您···
(2)出示
——读了这句话,你想说什么?
——你认为哪些 词语用得最好?你从“爬”与“染”字读出了什么?
——老师觉得这句话展现了教师的红烛精神,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3)老师,正如红烛一样,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所以作者从心底里发出了由衷的感激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同时也从心底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小组讨论:作者把老师比做什么?你还想比作什么?怎样理解这句话?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这组排比句和比喻句的合用,既简洁,又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心。“天使”说老师多么可爱,多么值得尊敬;“大树”说老师教给学生知识,给学生一庇荫,遮风挡雨;“海洋”说老师心胸多么宽阔,让学生不再狭隘和自私,既是对老师的赞美,也是主题的升华。)
——相信教师的高大形像已深深地烙在你的脑海中,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一切,他们的红烛精神激励着我们向前,此时,老师在你的心目中,还如什么呢?
老师,在我们心目中,您是 ,您是 ,您是 。
——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和《感恩的心》
(4)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你最想给恩重如山的老师做点什么呢?
——你最想给老师送上哪支歌,能唱给大家听一听吗?
——“火一样的诗句”指什么?诗句中传递的是什么?
——怎样理解“塞”字?能换成“放”、“丢”等词吗?为什么?
——为什么用“炽热”形容“心跳”,能说 “火热的心跳、激烈的心跳”吗?
(那“炽热的心跳”是孩子们心底涌动着的对老的感激、关怀和眷恋之情。)——你还想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眷恋之情?请大胆表达出来吧!
小练笔:老师真的很伟大,值得世人赞美,你最想通过怎样的方式赞美老师,一句话,一首歌,一句诗,一组成语都可以,还可以用上下面的句式。
敬爱的老师,我 ,让您 ;我想 ,让您
(6)古今中外,赞美老师的词句很多,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指明灯”,他高大的形象已定格于我们心中,你知道教师有哪些美誉吗?你想用哪些成语、名言、优美语段赞美心中“最美教师”。
(7)小结:这两段抒发了对老师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又一写作特色。 板书: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8)说得真好,听了这火一样的词句,老师已感受到你们炽热的心跳。六年过去了,我们即将告别母校,让我们再一次漫步美丽的校园,去看一看吧。
音乐欣赏:《校园的早晨》 播放校园图片
过渡:漫步美丽的校园,作者看着6年前亲手栽下的小树,产生了一个心愿,是什么心愿呢?
(三) 直抒胸臆:立志成才,回报老师 出示
(1)“栋梁”是什么意思?
(2)(个别读、齐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
(四)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亲爱的同学们,分别总是让人依依不舍。明天你们即将毕业,但请你们记住:无论走到哪里,我们这美丽如画的校园,你们的朋友兼老师的我,都会为你们深深地祝福:希望你们从此迈开更加坚实的脚步,走向成功而幸福的人生,让亲人和母校为你们自豪,让祖国和民族为你们骄傲!待到十年、二十年后,你们都成为祖国的栋梁再回来时,你们的母校一定会伸出热情的双手欢迎你们的到来。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纵观全文,回归整体
1.现在谁能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
(眷恋:刚入学时的情景、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六年成长历程)
2.学习了课文,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收获?(先让学生说,师与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相机评价。)
(1)作者帮助我们回放了三个场景,但更多的却把镜头定格在“一天的生活”场景概括六年的成长足迹,这种写法叫“选取典型场景叙事”。
(2)作者在回放学习生活场景时的3—5自然段时,采用了“总分总”结构。
(3) 六、七两段话抒发了对老师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另外,文中还大量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有气势,富有音韵美,更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3.拓展迁移,进行小练笔。
毕业是每个学生的必经之路,很多人在离别伤感的时刻,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此时最想对老师表达的情,最想对同学说的话,写在“毕业留言”版块中。让我们留下临别的赠言,互相勉励,表达美好祝愿吧。
(六)作业:
课后,运用习得写作方法请同学们以《……,我想对你说》为题,给老师、同学或母校写一封信,来表达出你对小学生活的难忘,对老师的感激、赞美和眷恋之情。
附:板书设计
24.明天,我们毕业
六年的学习生活 (难忘)
美丽的校园(诱人 ) 六年的成长历程(感恩)
选取典型场景叙事
先叙事后抒情手法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附1 《24.明天,我们毕业》预习单
班级: 姓名:
我会识:选择正确的拼音。
   眷(Juàn quàn)恋 炽(zhì chì)热  雏(chú cú)鹰
吮(shǔn yǔn)吸 画 卷(juǎn juàn) 诱(yòu xiù)人
   朝(zhāo cháo)夕相处 参(cēn cān)天大树 窗明几(jī jǐ)净
我会读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比如:
眷恋 依偎 矫健 教诲 雏鹰 炽热
绿草如茵 天真烂漫 五彩斑斓 博大精深
三、我会填
 朝( )相处 绿草如( )( )声( )笑 ( )( )( )成长
一丝不( ) 窗( )几( )天真烂( ) ( )大精( )
四、理解句子
  1.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以人热恋,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沽沽流来的甘泉。
  “棵棵幼苗”比喻______,“甘泉”比喻______。这句话写____________
  2.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说老师是“天使”,是因为______;说老师是“大树”,是因为______;说老师是“海洋”是因为______。这句话表达了同学们______的思想感情。
  3.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表达了______的思想感情。
  4.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火一样的诗句”是指______,“我们炽热的心跳” ______。这句话表达了______
五、课外资料,我知道。
1.尊师名言、诗句、成语:
名言:
教师一方面要贡献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秀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秀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加里宁(苏联政治活动家)  
成人的个性在童年养成。  ──华兹华斯(英国诗人)
小学教师的重要,由于他们在孩子们洁白如纸的心灵上,写下的是永不能磨灭的痕迹,这痕迹往往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柏杨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成语:诲人不倦 废寝忘食 埋头苦干 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2.尊师轶闻
日本有尊师的传统,他们普通认为“教师”是为全社会作出自我牺牲的职业。日本的师范生都有一种光荣感和自豪感。从走进师范学校的第一天起,他们就穿上“教师服”。当穿着“教师服”的师范生踏上公共车辆时,乘客们都会主动让座。
法国人把教师看成是“人类智慧的天使”,对教师有特殊的好感。农村和小市镇还有这样的风俗习惯: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这一天,家长都要到教师家里表示尊敬和感谢;每逢学校开学这一天,学校所在地的地方长官和社会贤达都要来参加开学典礼或听课。
捷克人特别尊敬小学教师。在社会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取得学位的或是有了某项成就的学者都得去看望自己的启蒙者── 小学教师。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抓文眼“眷恋”这个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让情感共鸣。
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宗旨,精心设计了《明天,我们毕业》这一教案。本着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母校、热爱老师的情感,而且,孩子临近毕业,贴近自己生活的内容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唤起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这份眷恋之情,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聚焦“刚入学时的情景—六年的学习生活—六年的成长经历”这条主线,让学生发自内心感受校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字里行间中体会学生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以读促讲,引导学生回味学生六年生活中的难忘场景,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对母校、对老师的回忆,读出情---读出字里行间蕴涵的眷恋之情,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蕴涵的言外之意。
2.通过多媒体课件揭示生活场景,勾起学生美好回忆。
在教学“六年的生活多像五彩斑斓的画卷”时,除了课文中的生活内容,教师还用电脑再现了这些孩子们再六年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有诗歌朗诵,跳舞,画画,郊游、军训等,勾起学生对往日的回忆,使他们对母校产生一股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用多种朗读训练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如学生自由读、默读、指名读、带着对老师的爱,对老师的赞美来读课文,从而让学生更加难以忘记敬爱的老师,更加不会忘记母校。
3.注重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交流中表达情感。
 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方面。在赏析赞美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老师,在我们心目中,您是 ,您是 ,您是 ”等除让学生谈完理解后,还须掌握此句是比喻和排比修辞的并用。因此,我设计“你还想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滔滔不绝。在大家讨论、讲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对老师的爱用语言表达出来,表达出自己对老师的敬爱、感谢与眷恋之情。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情感表达、流露是那样的自然、真诚。最后通过离别时真诚的话别,既表达了学生的主体情感,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4.吟唱歌曲,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音乐能起到使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的作用,而一首内容切合的歌曲,更能使听者的情感得到升华。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尽量把语文课上综合各种课程资源,包括计算机、美术、音乐等,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情感表达、流露是那样的自然、真诚。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终了,又一曲《感恩的心》唱响每个孩子的心灵,感情在这一刻凝聚,掀起了情感的高潮,我相信,孩子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时刻。
此外,讲练结合,将学法指导巧妙的融入品读感悟之中,让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指。最后的学法整合中,又一次的加深学生的印象。
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适时的评价是推动教学,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办法。我在评价上做得不够适时适度;另外,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情感体会、语感训练、重点词句的领悟还有不够扎实、全面。
教学建议:
我想:在这堂课中,学生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情感上的交流。因此,无论是习得语言,还是体悟情感,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生成,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读进去,再读出来。适时的评价,更要及时有效。
眷恋 依偎 矫健 教诲 雏鹰 炽热
绿草如茵 天真烂漫 五彩斑斓 博大精深
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眷恋 依偎 矫健 教诲 雏鹰 炽热
绿草如茵 天真烂漫 五彩斑斓 博大精深
6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
记得,那个下雨天,我没带雨伞,是您, ;
记得,那年冬天,妈妈因工作关系在,不能及时来接我,是您, 。
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
在我们心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在何处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仿写: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要 。
教师美誉:
赞师成语:
颂师名言:
优美语段:
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看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
毕业赠言:
眷恋
我读了 遍;我能够做到:正确 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