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背越式跳高。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学内容,在初中七、八年级的教学基础上,依据九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选择背越式跳高为教学内容。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难度较大,所以本学期将安排六个课时进行教学,该课次为单元计划第三次课,以初步掌握背越式跳高的腾空过杆动作为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增强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发展协调、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并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及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年龄为15、16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的青春期,朝气蓬勃、有很强的求知欲,在七、八年级的学习中他们积累了跨越式跳高的经验,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九年级学生缺少背向越过障碍的运动经验,因此在背向倒体时出于习惯性的自我保护,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这些因素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挑战。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清晰的了解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让80%以上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够掌握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的动作方法,另20%左右的学生能够克服恐惧心理,大胆练习。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及克服困难、勇攀高峰、不断进取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腾空后身体倒肩挺髋的方法
难点:蹬地起跳及过杆动作的连接,身体触垫的正确顺序
(一)准备部分
在课的开始,给学生做了一个背越式跳高的完整示范,使学生对所学的技术动作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表象。鉴于学生学情需要,先进行队列队形的训练,展现学生的精神面貌。接着,带领学生进行绕圈热身跑,并在其中加入了单脚跳、跨步跳,上踏板起跳等内容,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热身活动的主体部分设计了热身操,进行了头、肩颈、要部的专项热身练习,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预防和减少运动伤害发生。
(二)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较好完成本课运动技能目标,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这一部分分成三个层次推进教学。
第一层次:复习导入
先复习上节课助跑起跳的学习内容,通过集体练习复习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的动作方法和要领。
第二层次:自主尝试挺髋练习
通过出示挂图,让学生分小组自主尝试体验挺髋动作,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层次:学练动作
通过“自由向后倒体”、“蹬摆挺髋练习”、“原地起跳倒肩挺髋”、“原地跳起挺髋收腿”不同层次的练习,层层推进,为腾空过杆的学习做铺垫。之后通过教师示范——看分解图进行讲解---学生尝试练习---发现问题巩固练习---个别展示再练习和小组PK的流程展开学和练。
(三)结束部分
为了消除激烈运动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进行全身心的放松,既达到了恢复身心的目的,又体现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接着在愉快的氛围中总结分享本课的收获,最后宣布下课、回收器材。整节课预计密度约40%-45%左右,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背越式跳高》课时教学计划表
教 学 内 容 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 教学重点 腾空后身体倒肩挺髋的方法
教学难点 蹬地起跳及过杆动作的连接,身体触垫的正确顺序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清晰的了解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让80%以上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够掌握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的动作方法,另20%左右的学生能够克服恐惧心理,大胆练习。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及克服困难、勇攀高峰、不断进取的精神。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步骤 组织与要求 时间 (分) 次数 强度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二、队列队形 三、热身活动 1、绕圈跑 2、热身操 1、清点人数,检查服装,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 2、队列队形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绕圈热身跑,并在其中加入了单脚跳、跨步跳,上踏板起跳动作 3、师生跟随音乐节奏同做热身操 ×××××× ×××××× ×××××× ×××××× △ △ 要求:动作准确、热身充分 7 1 中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一、自主学习、尝试感受挺髋动作 二、学习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 三、能力展示 四、课课练 (一)自主学习、尝试感受挺髋动作 1、教师示范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 2、观看图片,更直观的观看腾空过杆动作 3、分组自由尝试感受挺髋动作 (二)学习腾空过杆技术 1、自由向后倒体 2、两人一组蹬摆挺髋 3、原地起跳倒肩挺髋 4、起跳倒肩挺髋举腿练习 5、示范讲解腾空过杆完整动作 6、分组练习 7、分层练习: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增加高度或者借助跳板练习 (三)“高手对决” 每组选出一名“高手”,进行展示 高抬腿 蹲跳起 3、纵跳 △ 要求:互帮互学、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 要求:积极参与,互帮互学,注意安全 28 多次 中
结 束 部 分 一、整理放松 二、小结本课 三、宣布下课归还器材。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身体放松。 2、总结评价。 3、师生再见。 组织:学生围成一个圆形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放松练习。 要求:积极参与,放松身心 5 2 小
场 地 器 材 录音机1台 跳高架4副 跳高垫4块,体操垫4块 预计练习密度:40%-45%左右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左右
安全 措施 保护与帮助 教学回顾
备注: ×:学生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