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7.中国民间玩具 课时 2-2 授课日期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能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方法制作简单的民间玩具。 3.进一步探讨民间玩具的有关知识,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学习劳动人民创造生活和丰富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民间玩具的一些基本制作方法。 难点:制作出一个具有民间特色的精致的玩具。
教、学具准备 教具:各种材料制作的民间玩具,图片以及制作工具材料。 学具:陶土,剪刀,胶水,卡纸,线,纸盒,电线,布等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教后记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 问:民间玩具的造型有什么特点?民间玩具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积极回答教师提问。 讲授新课。 1.小组讨论: (1)现在的玩具和民间的玩具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为什么民间玩具现在越来越少了,甚至有些民间玩具都消失了?你有没有办法 使民间玩具不再消失? (3)如果民间玩具都消失了,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损失? 说出自己想做什么,怎么做?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教后记
2.教师向各个小组分发各种材料制作的民间玩具。 问:你能看出来你桌子上的民间玩具是什么吗?它是用何种材料制作而成的?它又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小组内成员就教师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3.问:你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民间玩具?你打算做什么?用什么材料?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构思。 4.布置作业。 自己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民间玩具。可以做毽子,可以用橡皮泥做东西,可以做风车,也可以给民间玩具上色等等。可以合作。 5.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作业。 6.展评作业。 (1)举办一个“巧手制作——中国 民间玩具展”。 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教室中间的桌子上。 (2)评选谁的作品造型最奇特?谁的作品色彩最鲜艳?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教后记
三、小结本课:通过这两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玩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相信我们的民间玩具还会有更多有趣的作品被创作出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