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下册 8.6 三角形外角定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下册 8.6 三角形外角定理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7 14:1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
2.利用学过的定理论证这些性质.
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来源:]
三角形的外角及其性质.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三角形外角的识别和应用
一回顾旧知
1.三角形的概念.
2.三角形的顶点、边、内角.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中,
(1)∠C=90°,∠A=30 ° ,则∠B= ;
(2)∠A=50 ° ,∠B=∠C,则∠B=
(3)求下列各图中∠1的度数
二情境引入
已知:国旗上的正五角星形如图所示.求:∠A+∠B+∠C+∠D+∠E的度数.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合作探究
1. 如图1,把△ABC的一边BC延长,得到∠ACD.像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________________. 
特征: (1). 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
(2). 一条边是三角形的一边.
(3). 另一条边是三角形某条边的延长线.
2.如图2画图并思考:画一个△ABC,你能画出它的所有外角吗?请动手试一试.同时,想一想△ABC的外角一共有几个?
一个三角形有___个外角.
每个顶点处有___个外角,这两个外角是_______.
3. 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已知:如图,△ABC中, ∠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求证:(1)∠ACD= ∠A+ ∠B. (2) ∠ACD>∠A ∠ACD>∠B
师生合作交流,PPT演示证明过程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调动学
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感知
三角形外角的性制裁PPT演示证明过程
四 精讲点拔
例2:已知:如图 ,在△ABC 中,∠B =∠C, AD 平分外角∠EAC. 求证:AD∥BC.
由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引导再到师生合作交流,
PPT演示证明过程
例 3: 已知:∠BAF,∠CBD,∠ACE 是△ABC 的三个外角.
求证:∠BAF +∠CBD +∠ACE = 360°.
学生独立完成PPT演示证明过程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证明
五 随堂练习
判断题:
1、三角形的外角和是指三角形所有外角的和。( )
2、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它内角和的2倍。( )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
6、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小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外角。( )
解答题:
1.把图中∠1、 ∠2、 ∠3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若∠3、∠B、∠C分别为800,200,300,试求∠1、∠2的大小?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1、什么是三角形外角? 学生概括
2、三角形的外角有哪些性质? 老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