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1光的反射 同步练习(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1光的反射 同步练习(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7 15:4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光的反射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是(  )
A.海市蜃楼
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花在放大镜中成的像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2.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3.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
A.30° 30° B.60° 60° C.30° 60° D.60° 30°
4.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毕业合影 D.渔民叉鱼
5. 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B.透过装水的矿泉水瓶看到放大的文字
C.通过湖面反光可以看到树的倒影
D.太阳光透过叶子会在地面有一个圆形的光斑
二、能力提升
6.一束光与镜面成3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A.60° B.30° C.120° D.90°
7. 雷雨天气,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  )
A.声速大于光速 B.光速大于声速
C.声速等于光速 D.声和光的传播介质不同
8. 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光能否发生反射?
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
(3)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
三、课外拓展
9.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
(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 ?
(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 ?
10.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 靠近;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四、中考链接
11、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
A.小孔成像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
D.水池的池底看起来比实际要浅
12、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
A.1块 B.2块 C.3块 D.4块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解析】解:
B、桥在河里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A、花在平面镜中成像,月亮在水平面镜中成像,这些都是光的反射现象.符合题意.
B、法线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通过湖面反光可以看到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符合题意;
二、能力提升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
(1)D; 
(2)垂直;
(3)同一个平面内.
【解析】解:(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
(3)当两块硬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硬纸板F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所以该实验的结论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三、课外拓展
9、【答案】(1)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
(2)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解:(1)本实验主要研究的是两角关系和三线关系,比较难操作的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在探究过程中,比较困难的是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
(2)从实验需要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0、【答案】(1)、等于 ON 可逆 (2)、不能 同一平面内 (3)、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析】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此时∠BON=∠AON.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 ON靠近;
如果将光源沿BO射入一条入射光线,会观察到反射光线会沿OA的方向射出,所以光路具有可逆性.
故答案为:等于;ON;可逆;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 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不能;同一平面内;
(3)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可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中考链接
11、【答案】A
【解析】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B、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D、池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B.
12、【答案】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