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历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历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7 23:0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概况。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能准确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
2.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提升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一(检测目标1、2)
2.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3)
3.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4)
资源与建议
1
2
3
学习过程
第一篇 传播和平——郑和下西洋
任务一:自主阅读教材第70、71和72页第一段和下列材料(指向目标1、2)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注:国库充足),天下太平。”到永乐年间,明王朝国力达到极盛。
材料二 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日渐丰富等,为人们远航大海提供了技术支持。
材料三 郑和,回族,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郑和下西洋有哪些条件。(指向目标1)
2.自主阅读课文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和盛况。(指向目标1)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
材料二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者馈赠当地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他国一寸土地,未掠他国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 2015年7月,中国郑和研究会与会专家指出:郑和下西洋中国船队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加强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各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世。
---- “郑和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论坛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指向目标2)
第二篇 捍卫和平——戚继光抗倭
任务二:自主阅读教材71页后两段72页和73页前两段(指向目标3)
1.倭寇的含义、倭患形成的原因、危害?(指向目标3)
2.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经过。(指向目标3)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指向目标3)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材料二: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战斗力大为增强;还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望危负年华”
---- 戚继光诗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指向目标3)
2.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戚继光有什么高尚品德值得学习?(指向目标3)
3.如何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战争?(指向目标3)
第三篇 守望和平——以史为鉴
任务三:自主阅读教材74页第三段和“相关事实”(指向目标4)
说一说欧洲殖民者和葡萄牙人在进入到中国沿海地区时是怎么做的?(指向目标4)
检测与作业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检测目标1)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2、《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常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检测目标2)
A.郑和下西洋 B.吴国船队到达夷洲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
3、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检测目标3)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4.下列历史人物中,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检测目标3)
A. 郑和 B. 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5.2021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2周年。追溯历史,攫取澳门居住权,进而霸占澳门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检测目标4)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6、识图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能够实现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检测目标1)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抗倭的地点在哪里?请用一句话评价他。(检测目标3)
学后反思
1.请尝试绘制本课重要知识的思维导图。
2.学完本课,你有何收获?还有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