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国历史》七年级 下册第二单元(1课时)
课程标准:
1.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
2.了解市井文化生活的丰富
3.知道宋词、元曲的流行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描述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
2.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准确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3.通过阅读材料,概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4.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
依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课课程标准分解。将“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了解市井文化生活的丰富”分解为: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描述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将目标4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将“知道宋词、元曲的流行”分解为目标2.准确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目标3.通过阅读材料,概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使学生学习更有指导性。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一(检测目标1、4)
2.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2、4)
3.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本课教学的逻辑顺序是:宋元时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宋朝城市娱乐活动以及宋词和元曲是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是本课的难点,通过任务一、二突出重点,通过任务四突出难点
学习过程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任务一:阅读教材P54-56(指向目标1、4)
1.能说出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指向目标1)
2读图,比较北宋时城市变化(指向目标1
3.阅读课本p54,找出北宋开封最繁荣的地点(指向目标1)
4.读图,指出北宋娱乐商业场所的名称(指向目标1)
5.阅读课本p55,指出北宋表演场所的名称(指向目标1)
6.阅读课本p55,比较瓦子和勾栏(指向目标1)
7.阅读课本p55,概述瓦子中的休闲活动(指向目标1)
8.读图,体会北宋生活(指向目标1、4)
阅读课本p56,概述宋朝时的传统节日(指向目标1、4)
阅读材料,回答下述问题(指向目标1)
(一)宋时大相国寺何以成为繁华之地?
材料一 (东京)太平日久,人物繁阜(fù,多)。垂髫(tiáo,小孩下垂的头发)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材料二 宫观、寺院多有专降免税之旨,皆以船艘贾贩。
——[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4·征榷考》
材料三 旧日东京大相国寺东荣六郎家……开印输经史书籍铺。今将京师旧本《抱朴子内篇》校正刊行,的(dí,确实)无一字差讹,请四方收书好事君子幸赐藻鉴(品鉴)。
——宋本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序》
宋代市民文化丰富多彩的原因?
宋词和元曲
任务二、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指向目标2、4)
宋 词 朝代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特点(或内容)
北宋
两宋之交
南宋
2.阅读课本p57,找到元曲四大家。(指向目标2)
3.阅读课本p58及材料,了解关汉卿代表作(指向目标2、4)
4.思考宋元时期文学形式变化原因(指向目标2)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