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卷含答案(6套)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卷含答案(6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7-24 15:2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复习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2、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 澶渊之盟 B 郾城大战 C 陈桥兵变 D 宋金达成和议
3、“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与哪个民族友好关系: A.南诏 B.土蕃 C.回纥 D.靺鞨
4、科举制度的形成过程中首设进士科的皇帝是:A.隋文帝 B.隋炀帝C.唐太宗 D.武则天
5、“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6、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司马迁的《史记》 B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C 班固的《汉书》 D 孔子的《春秋》
7、北宋并立过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海东盛国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8、我国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开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9、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隋 B.唐 C.两宋 D.元
10、在元朝开始形成的民族是: A.藏族 B.回族 C.满族 D.壮族
11、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13、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在哪二位皇帝在位时:
A.秦始皇、李世民 B.秦始皇、朱元璋 C.李世民、朱棣 D.李世民、朱元璋
14、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15、清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御驾亲征,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的是:A.李白 B.杜甫 C.寇准 D.文天祥
17、他哪部小说中的人物:①他曾为布衣,躬耕南阳 ②他智慧过人,曾七擒孟获 ③他赏罚分明,曾挥泪斩马谡。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8、要了解北宋都城的商业发展状况,需要参阅的历史图画是:
A.《送子天王图》 B.《清明上河图》 C.《步辇图》 D.《雪景寒林图》
19、被外国人誉为“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科”的著作是: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20、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起止时间是:
A 三国至南北朝 B 魏晋至隋唐 C唐朝至北宋 D唐朝中后期至南宋
二、填图题:
21、清朝前期,我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下面的图示表现了清朝的疆域,请根据要求填写。
(1)在图中的A、B、C三处写出清朝前期的疆域所至名称。(2)管理D、E、F三地居民生活的行政机构分别是:
D____设置台湾府__ _;E___设驻藏大臣_ _;F __设伊犁将军___。
三、图说历史(9分)

一蔡伦 图二 图三《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
21、图(一)他的贡献是___发明活字印刷术_ _,这一成就的意义是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22、图(二)的名称是___交子___,它产生于___北宋前期 _朝代,最早出现在__四川 _地方。
23、图(三)清军成功反击沙俄侵略军的雅克萨是图中的 D (填英文字母),__1689___年,中俄双方在图中的 地点(填英文字母)签订《尼布楚条约》。
三、解析题
25、材料解析: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使得日有用资……”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天朝”是指哪一朝? 清朝
(2)从材料可看出,清实行了什么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3)该政策对中国有何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6、问答题: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发展西藏经济,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此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藏族在唐朝被称作什么?吐蕃
(2)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时在什么时候?清朝设了什么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一起管理西藏?答:元朝,设宣政院;驻藏大臣。
(3)请列举出两位为加强对西藏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顺治帝,康熙帝。
(4)作为中华儿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请你用一句话表达这一心愿。

综合复习卷二
一、选择题
1、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太宗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2、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平等性体现在:
①它是双方通过谈判,中国作了让步才签订的  ②当时在沙俄占领的尼布楚城下谈判,根本不存在中国的武力威胁  ③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的利益   ④中国政府未作让步 A、①②  B、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乾隆帝能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的原因是:A、哈萨克族人民拥护清军平叛 B、大小和卓兄弟叛乱不得人心 C、大小和卓兄弟是贵族 D、乾隆帝亲临新疆
4、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①出现曲辕犁 ②创制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③创建了四十多处水利工程 ④出现了翻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 、士大夫的提倡 B 、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C 、农民的需要 D 、达官贵人的需要
6、下列属于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的是:A龙门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云冈石窟 D 大同石窟
7、中国乐坛上活跃着一些少数民族演唱组合。如新疆的“阿凡提乐队”,藏区的“高原红”三姐妹组合,四川大凉山的“彝人制造”。你知道这三只演唱组合所分属的少数民族祖先吗?
A.吐蕃、回纥、六诏 B.六诏、靺鞨、吐蕃 C.回纥、靺鞨、六诏 D.回纥、吐蕃、六诏
8、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的是: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D.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的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的人
9、岳飞墓门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里的“佞臣”是指:
A.赵高 B.安禄山 C.金兀术 D.秦桧
10、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③蒙古军队灭金 ④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11、我国“文字狱”最严重的时期是: A 、秦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12、下列有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隋朝经济和科技力量的强大 ②便利了统治者享乐 ③最重要的贡献是沟通了中国的南北交通 ④体现了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下列不能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句子是:A.“和同为一家”B.“车书本一家”C.“回鹘衣装回鹘马 D.“唐风洋溢奈良城”
1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称作: A.澎湖 B.夷洲 C.琉球 D.大都
15、郑和下西洋最远到:A东南亚各地 B阿拉伯海沿岸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
16、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相权恢复 C.皇权、相权矛盾加剧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解
17、相信你一定会有机会去台湾旅游,建议你一定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楼,这里设有奉祀民族英雄( )的专祠。 A、郑成功 B、郑和 C、戚继光 D、渥巴锡
18、16~17世纪入侵我国的殖民者是:①荷兰 ②沙俄 ③葡萄牙 ④英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属于康熙帝政绩的是: ①雅克萨之战 ②设立台湾府 ③大兴文字狱 ④安置土尔扈特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20、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二、非选择题
(一)、连线题
诗圣 赵孟頫 契丹 努尔哈赤
画圣 杜甫 满洲 忽必烈
药王 吴道子 蒙古 阿骨打
神品 孙思邈 女真 阿保机
(二)、填图题,看隋朝大运河图,填空:
A. 涿郡 B. 洛阳 C. 余杭
D. 永济渠 E. 通济渠
F. 邗沟 G. 江南河
(三)、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 代 南 方 北 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 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 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 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谚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多次下诏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并派官清理被占为牧场的民田,按籍悉归于民或听民耕垦。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有何变化?
3、简要说明南方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请说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哪个朝代?
5、材料三是元代哪位皇帝的具体做法?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
答案:(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3)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两宋时期。(5)元世祖。重视农业。
(四)问答题:明朝和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的两个政权。据此回下列问题。
1、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上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束缚,其具体做法分别是怎样的?
明朝采取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
2、明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清朝却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为此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
综合复习卷三
一、单项选择:
1、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工程和科技发明,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至今仍发挥巨大实际效用的是:A、故宫 B、大运河 C、长城 D、地动仪
2、2010年5月备受争议的《杨贵妃秘史》在各个电视台上映了,此后还将推出《唐太宗秘史》、《武则天秘史》等大制作的电视剧,在《唐太宗秘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任用魏征等贤臣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游 D、任用姚崇为相
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有人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了几句碑文,最恰当的是: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下列工具中,唐朝时创制的有: ①耧车 ②水排 ③筒车 ④曲辕犁 ⑤翻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 D、③④
5、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秦汉时 B、隋唐时 C、宋元时 D、明清时
6、中国古代名画《步辇图》它描绘的场景是:A汉武帝会见匈奴使者 B汉光武帝会见倭奴使者 C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 D唐玄宗会见南诏使者
7、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源自于唐朝,你知道他的理由是什么吗( )
A、唐朝长安人买物品只能到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地方去 B、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进行贸易 D、舶来语从阿拉伯传入中国
8、央视《百家讲坛》推出的《两宋风云》节目讲的是从北宋灭亡,到南宋与金多年交战,最终达成和议这段历史。其中没有涉及到的历史是: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岳飞抗金 D宋金和议
9、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A、玄武门之变 B、澶渊之盟 C、靖康之变 D、宋金和议
10、宋代陆游的《小舟游进村舍舟步归》:“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整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反映了宋代说书的流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宋代小说的兴起 B人们生活安逸富足 C说书行业赚钱 D市民阶层文化娱乐的需要
11、有人曾经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遭受株连九族之罪,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C、《秋郊饮马图》 D、文字狱
12、元朝时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圈占农田做牧场
13、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是: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5、如果你是右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A、熟读四书五经 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6、下列人物中属于民族英雄的是:①文天祥 ②戚继光 ③渥巴锡 ④郑板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
17、元朝和清朝前期都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其中不同的是( )
A、实行行省制度管理地方 B、对西藏进行有效管辖
C、设行政机构管辖台湾 D、抗击西方殖民侵略取得胜利
18、右图是一位学生画的历史漫画,如果请你为这幅漫画命名,最恰当的应是: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闭关锁国之策 D、重本抑末
19、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废除丞相 B、废除行中书省C、废除中书省 D、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20、下列史实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
A、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B、平定大小卓叛乱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平定三藩叛乱
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三、材料分析题
1、请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罢丞相不设,昔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窕待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阅后请回答:
(1)文中的帝指谁?明太祖
(2)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大权集中于皇帝
(3)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那时候,西藏黄教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有时候同时出现几个灵童。为了避免纷争,清朝规定,由 驻藏大臣 主持,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将几个“灵童”的姓名和生辰分别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让喇嘛当众诵经掣签决定。中签的“灵童”经中央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这项制度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1)材料中所描述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清朝,金瓶掣签制度。
(2)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监督这一制度的实施,这个机构是?驻藏大臣
(3)根据材料,这种制度有何重大意义?
综合复习卷四
一、单项选择:
1、哪位皇帝的统治被现代史学家郭沬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假如你是唐初的一位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会经常处理下列哪些少数民族的事务?
①吐蕃 ②回鹘 ③突厥 ④靺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唐朝称天竺是指:A.印度半岛各国 B.朝鲜半岛各国 C.阿拉伯半岛各国 D.马来半岛各国
5、“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称赞下列哪位诗人的对联: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海东盛国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7、郾城大战的交战双方是:A.金与南宋 B.辽与北宋 C.金与北宋 D.辽与南宋
8、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昔汴都(即北宋都城东京)数百万家,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该材料与下列内容对应的是:
A、丝织业 B.制瓷业 C.冶铁业 D.采煤
9、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A.隋 B.唐 C.两宋 D.元
10、清初为维护国家统一,御驾亲征,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皇帝:A顺治B康熙 C雍正D乾隆
11、下列哪些是清朝在民族政策方面的措施:①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 ②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必须用中央规定的金本巴瓶抽签决定 ③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 ④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下面没有修过长城的一朝是: A.秦朝 B. 汉朝 C.元朝 D.明朝
1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 郑和七次下西洋 ②戚继光抗倭 ③葡萄牙攫取澳门 ④清军入关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14、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这里的“与外界隔绝”指: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5、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唐玄宗时期的读书人,在参加进士科考试之前,你主要复习的内容是:A算学 B历史 C书法 D诗赋
16、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主人公乔峰是当时的契丹族人,请问契丹国的建立者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耶律德光 D.努尔哈赤
17、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它曾多次被定为都城。下列政权中曾经建都在今北京的有:①隋朝 ②明朝 ③北宋 ④元朝 ⑤清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8、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明朝统治者实行特务统治,这种制度被称为: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厂卫制度 D.分封制
19、168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统治,在台湾设置了:
A.台湾府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行中书省
20、小红想从中国四大名著中选一本成书于清代的小说,你给她推荐的书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二、识图题:
21、读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人物是谁?出生于哪个朝代?毕昇,北宋。
(2)他发明了什么?请评价他的发明所起的作用?
活字印刷术,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三、列举题
22、列举秦朝、汉朝、明朝、清朝家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答: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文;清朝的文字狱。
23、列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三位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康熙。
24、列举清政府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四、材料解析题
25.材料:“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失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衙者……
⑴材料反映了哪一桩历史事件 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 郑和下西洋,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⑵此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明成祖
⑶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 有何历史意义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弗郎西斯·培根
请回答:(1)“这三种东西”分别是中国的哪几项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其中为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发明者是谁?今天在这一领域有什么新突破?
毕昇,
(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方,哪个国家为此起了桥梁作用?四大发明的传播有何重大意义?
阿拉伯人,
27、某同学在阅读《毛泽东诗词选》时,看到《沁园春·雪》的下半阙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词句,有些疑问,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
(1)唐太宗在位时期的统治史称什么?贞观之治。
(2)词中的“宋祖”是南宋还是北宋的皇帝?是谁?
北宋,赵匡胤。
(3)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吗?成吉思汗在历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不是,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综合复习卷五
一、单项选择:
1、“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一句《花木兰》的唱词,唱出了“女人也撑半边天”的豪情壮志。下列我国古代女子与她们展现自我舞台的领域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王昭君—民族关系领域 B.武则天—政治领域
C.文成公主—外交领域 D.李清照—文学领域
2、假如你想要了解北宋都城的商业发展的情况,那么你需要参阅的历史名画是:
A.《步辇图》 B.《送子天王图》 C.《秋郊饮马图》 D.《清明上河图》
3、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 )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三司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厂卫特务机构
4、下列事实,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具有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A.郑和下西洋 B.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C.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D.郑成功收复台湾
5、监督金瓶掣签的是: A达赖喇嘛 B班禅额尔德尼 C驻藏大臣 D清朝皇帝
6、北京城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北京介绍正确的是:①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 ②北京城布局严整,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③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时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 ④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风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按下列归类标准,从A、B、C、D四项中选择一项符合此类标准:①《黄帝内经》 ②《伤寒杂病论》 ③《脉经》
A.《齐民要术》 B.《缀术》 C.《资治通鉴》 D.《本草纲目》
8、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①诗 ②词 ③小说 ④曲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9、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谁之间的盟约。A北宋与辽B南宋与辽C北宋与西夏D南宋与金
11、关于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宋与辽通过签和约,保持了长时间和平 B.北宋时,西夏向北宋称臣,给北宋岁币
C.金建立后先后灭掉辽和北宋 D. 南宋与金通过签订和约,形成了对峙局面。
12、依据元朝的行政区划,现在的西藏隶属于: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自治区
13、清朝设置的管辖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14、“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A 弘扬佛法 B 民族融合 C 开发南洋 D 中外交往
15、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这一时期是:
A.五世纪初期 B.六世纪早期 C.七世纪初期 D.六世纪后期
16、隋文帝、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主要的历史背景是:
A.南北重归统一B.民族融合加强C.中外联系加强D.经济持续繁荣
17、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按年龄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杜甫-李白-白居易 B.白居易-李白-杜甫
C.李白-杜甫-白居易 D.杜甫-白居易-李白
18、下列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医圣――张仲景 B.诗圣――杜甫 C.书圣――王羲之 D.画圣――阎立本
19、下图中的各种唐三彩器物在当时绝大多数用于
 
A.收藏 B.殉葬 C.餐具 D.观赏
20、文物研究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有关文物唐朝文物《金刚经》,科学严谨的提法是:
A.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B.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C.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D.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
21、“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说明岳家军:
A.队伍庞大B.作战勇敢 C.纪律严明D.装备落后
22、“一代天娇,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创制蒙古文字 D.制定行省制度
23、观察“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手持司南模型的舞者”(图一),追溯历史,将司南制成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图一 图二
24、图二截选自:A.《窦娥冤》 B.《秋郊饮马图》 C.《清明上河图》 D.敦煌壁画
25、古代劳动人民极富科技创新能力。下列古代科学家中,属于布衣平民的是:①李冰 ②蔡伦 ③李春 ④毕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6、下列科举制度相关的词语中,在明朝时才可能出现的是:
A.武状元 B.进士科 C.殿试 D.八股文
27、2008年5月,现年18岁的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祈愿法会(见下图)。追溯历史,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的册封
制度始于:
A.清朝 B.明朝
C.元朝 D.唐朝
28、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没起过任何作用B.使清朝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C.不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D.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9、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0、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二、历史小诊所:
( Ⅹ )31、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南宋的临安。”
( Ⅹ)32、小李在日记中自豪地写道:“我国有四大发明,其中指南针和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发明的 …… ”
( Ⅹ )33、 小雨无不钦佩地说:“司马光真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把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等史实均详细地记录在《资治通鉴》中,以供后人借鉴。”
(Ⅹ )34、小江在编写的历史小故事中写道:“高僧玄奘历经艰险,终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Ⅹ√)35、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土尔扈特回归祖国都是发生在康熙皇帝时期。
36、某位同学在学完第二单元后总结了一段话,期中有五处错误,请你帮他指正。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政权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从960年到1368年,我国历史先后经历了辽、北宋、金并立,辽和南宋对峙以及元朝大统一的三个历史阶段。其间,演义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如岳飞抗辽,文天祥抗金等。元朝时我国还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维吾尔族。
(1)错误:( 960年),应改为:(916 年)(2)错误:(1368年),应改为:(1279年) (3)错误:(金 ),应改为:( 西夏 )(4)错误:( 辽 ),应改为:( 金 )(5)错误:(维吾尔族 ),应改为:(回族 )
三、图说历史
图一 图二
37、图一中的两位人物是( 松赞干布 ) 和 ( 文成公主 ),他们密切了唐和( 吐蕃 )的经济文化交流。
38、图二中, A 是筒车,主要用来 灌溉 农具 ; C 是曲辕犁。
四、连线题
39、《三国演义》 宋应星 40、回纥   藏族
《天工开物》 关汉卿 靺鞨   白族、彝族
赵州桥 罗贯中 吐蕃   维吾尔族
《资治通鉴》 张择端 南诏   满族
《清明上河图》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春
五、填表
41、“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史”这一专题时,王老师精心设计了以下学案,请你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完成本节学习任务吧!
自主探究,感知基础知识:列表格是我们探究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朝 代 中 央 地 方
元 朝 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设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正式管辖西藏。
明 朝 废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设锦衣卫。 在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
清 朝 设军机处 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加强对西藏、新疆等地的管辖。
六、材料解析题
42、阅读材料“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市舶之利”指什么?这段话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情况?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
材料二: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
(1)材料一中的进士科正式设置于哪个皇帝时期?它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
唐太宗,
(2)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哪几位?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材料二中,宋朝为什么允许商人应举?
(4)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影响?
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七、问答题
44.明清时期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45、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清朝又是如何强化君权的?
46、什么是闭关锁国?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有什么影响?
47、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你能举出清朝政府对西藏地区加强管辖的两个例子吗?
(2)乾隆帝时,清政府在新疆平定了谁的叛乱?平定叛乱后,清政府设置什么机构来管辖新疆地区?
(3)面对今天一些“藏独”、“疆独”分子的分裂活动,你有什么话想说?
综合复习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2.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王朝,但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列表述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
A.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大一统 B.开凿大运河
C.统治者昏庸残暴 D.繁荣而短暂
3.古人有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②长安建筑宏伟,商业繁荣
③家中摆着唐三彩 ④农民用筒车灌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图中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A )
6.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交易
B.元朝时,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C.明朝时锦衣卫经常向皇帝汇报臣民的一举一动
D.清朝前期不少人因文字而招来杀身灭族大祸
7.(2009·岳阳中考)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
A.李白 B.苏轼 C.曹雪芹 D.吴承恩
8.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 )
9.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此,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这里的“仆”和“妇”是指( )
A.赵高夫妇 B.秦桧夫妇 C.噶尔丹夫妇 D.大和卓夫妇
10. “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1.2009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让小沈阳一夜走红,他独特的表演风格得到了广泛认可,“不差钱”成为新的流行语,“东北风”又一次席卷全国。东北地区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元朝时为管辖这一地区设置的机构是( )
A.黑水都督府 B.辽阳行省 C.吉林将军 D.黑龙江将军
12.2008年“3·14”西藏拉萨暴力事件和2009年“7·5”新疆乌鲁木齐暴力事件,都反映了分裂势力妄图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险恶用心,这是中国政府和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历史上西藏和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是在( )
A.唐朝、西汉 B.元朝、西汉 C.元朝、唐朝 D.清朝、唐朝
13 下列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宋时期毕昇发明 ②唐代已经出现
③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④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皇权不断加强
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15. 1405~1433年,明朝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是( )
A.东南亚一带 B.中国南部沿海地区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6.下列四幅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按其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②④
17. 下列有关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闭关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 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是( )
A.《水经注》和《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和《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9.明朝的说书人在说书时不可能选择的内容是( )
A.《红楼梦》的爱情故事 B.郑和下西洋 C.开凿大运河 D.戚继光抗倭
20.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隋唐时期 ②秦汉时期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④明清时期 ⑤辽宋夏金元时期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③①④ C.②③①⑤④ D.②④①③⑤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二、历史诊断题
21.判断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改正。
(1)唐太宗把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错误:金城公主 改正:文成公主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南宋。错误:南宋 改正:北宋
(3)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
卿,其代表作是《牡丹亭》。错误:《牡丹亭》 改正:《窦娥冤》
(4)从锦衣卫、东厂和西厂这些特务机构可以看出厂卫特务机构的设
置是清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错误:清朝 改正:明朝
(5)1689年签订的《雅克萨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错误:《雅克萨条约》 改正:《尼布楚条约》
三、材料解析题
22.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20年清朝疆域图
材料二 2009年7月5日发生在乌鲁木齐的暴力事件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外“疆独”组织“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指挥煽动的。该组织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2008年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后,一直希望把自己打造成“另一个达赖”的热比娅便曾呼吁向“藏独”学习,制造大事。值得注意的是,每次策划恐怖袭击后,热比娅和她的“世维会”总将责任推给中国政府。请回答:
(1)按序号把材料一中的史实补充完整。
(2)如果你是一位维吾尔族人,请你对材料二中的热比娅及其破坏行为作一简单评述。(3分)
答案:(1)①雅克萨 ②尼布楚条约 ③郑成功 ④台湾府 ⑤达赖、班禅 ⑥驻藏大臣 ⑦大、小和卓 ⑧伊犁将军
(2)热比娅是维吾尔族的败类,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败类,维吾尔族永远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新疆永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中国的“疆独”分子和反动势力,其阴谋都是不可能得逞的。(言之成理即可)
23.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的高考制度是通过公开公平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中国自古有之。科举制度自创立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材料三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这种制度形成于 隋 朝,完善于 唐 朝。
(2)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析材料三,说明明朝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了什么影响?
(4)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清朝统治者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1)隋 唐
(2)有利于笼络知识分子,使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参与到政权中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3)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4)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
四、问答题
24.唐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政治清明、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此声名远播四海,世界各国对之仰慕。从那个时候起,海外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出现了哪些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
(2)杰出的人物对历史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谁?后人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你认为她值得肯定的统治措施有哪些?
(3)近年来,中日两国元首进行互访,中日关系不断升温。唐朝时,为中日友好往来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4)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北宋时期,印刷术又有了怎样的新发展?
答案:(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武则天。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3)鉴真。
(4)《金刚经》。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A
B
D
E
F
G
C
(1)图中的人物有“一代天骄”之称,他是谁?他属于哪个民族?
(2)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